我所能理解的趋势

世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都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今天,把网上一些趋势或说对未来的预测进行了梳理,可为我们的认知及对未来的认识提供参考。

1、阿里巴巴、淘宝、京东正在沦为传统企业;
2、“无生意可做、无工可打”正在成为事实;
3、移动互联网开始消灭贫富差距;
4、中国互联网从“尾随”美国变为“反超”美国 ;
5、你再也永远雇佣不到优秀的人才,除非你跟他合伙;
6、最贵的东西:以前是地段,现在是流量,未来是粉丝;
7、自由职业正在大量兴起;
8、有果必有因;
9、与老年有关的行业将会兴起;
10、人的个性被不断释放,兴趣正在成为谋生手段;
11、绿色是我们生活的主色调;
12、健康是我们生活的主旋律;
13、自尊是我们共同的价值观
14、未来是股权时代、人人都是老板;
15、白领、金领等工薪阶层将越来越穷;
16、中国再无铁饭碗,公务员创业政策将相继推出;
17、制造业需要用“互联网+”弯道超车;
18、整个中国正在变成一座互联工厂;
19、有个好爸爸,不如自己有个好项目;
20、工厂纷纷先拿订单再去生产,裸价订单,注定传统和直销的覆灭;
21、节能环保是企业建设发展的主题
22、未来每件产品在生产之前,都知道它的消费者是谁;
23、在“按需分配”实现之前,必须先实现“按需生产” ;
24、B2B、C2C、B2C这些模式都将消失,唯有C2F永恒(消费者对工厂);
25、中国进入“新计划经济”状态:不是政府调节,而是消费者调节;
26、一流的企业做平台而不是标准;
27、法治的最高境界是人治;
28、以前的事业越做越宽,今后的事业越做越深;
29、大公司正在裂变成大平台,小公司正聚变成大平台;
30、公司将消失,服务和平台永恒;
31、教育从知道分子变成知识分子;
32、 教育是件快乐的事;
33、心理健康得到重视;
34、中医快速发展;
35、即时博客、即时媒体、即时搜索、即时通讯、即时商务、即时管理等各类即时性应用成为主流;
36、移动互联网前景展现;
37、人们行为由“关系驱动”向“利益驱动”切换;
38、注意力经济的时代,金钱跟随注意力。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所以,一旦有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这个领域,金钱就会相伴跟随。为关注而付费,这是一个新的趋势。支付费用给看你广告的人;
39、零边际成本社会,共享经济将成为全新的经济模式;
40、创造力成为人的基本素养,不懂创业是最大的文盲;
41、没有学习依然可以做企业的年代一去不复返;
42、要么自我突破,要么被别人突破;
43、没有危机是最大的危机,超越自己的连对手是谁都不知道;
44、在家办公;
45、需要钱时不再是找亲戚朋友借,而是找平台借;
46、你的“信用”比你的“能力”更值钱;
47、当人人都在讲规则,道德自然就会兴起;
48、中国人正在由“伪君子”变成“真小人”;
49、邻居的最高境界: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50、让中国人找回信仰的是利益;
51、电视、手机、电脑三网合一;
52、特色小镇兴起,农村农业成为热点;
53、混序组织将成为新一代组织的流行形式(VISA);
54、外包与众包,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大家合作一起做一件事;
55、《道德经》需要重新翻译;
56、以用户导向供应驱动转为需求驱动;
57、提问比答案更有价值,好的提问能引发思考、扩展视野、延伸未知领域、创造意外价值;
58、心灵修炼进入企业培训内容;
59、以心灵为本的商业将成为我们国家未来商业的重大突破口;
60、“创新、走心、感知、共享、心灵、文化”的创新创意产业将进一步向发达国家靠拢;
61、以商业模式、顶层设计、金融资本、移动互联网应用为全新手法的当代中国商业,一旦融入心灵的元素,将会使得企业家及创业者补上全球化思维、万物一体的系统化思维,并将由片断化思维变化为立体化、生态化的思考模式、由外求式思维转化为内求式思维。从而超越过往的唯利是图,不计生态环境、不顾社会风气的模式;
62、未来商业不仅是以盈利为主的企业,也将兼顾员工身心发展,社会生态健康,全球环境、气侯的整体贡献;
63、电商与店商的战争焦点,为五大力量的消长:快递消灭渠道网银支付消灭终端SNS(社交化媒体)消灭传统媒体SEO搜索引擎优化)消灭广告客户端消灭逛街。淘宝天猫京东、易迅等,是进攻方力量的代表;
64、产品既是广告;
65、中产阶级的升级性消费成主流,个性化、审美化、生态化成为消费驱动力。;
66、在新的商业形态里,零售业的关键成功因素是SSS:Social(社群化),企业与顾客不能只是交易关系,必须是社群化的生活伙伴关系,才能生存;Service服务化),传统零售的服务仅限于卖场内的便利,未来零售的服务必须提供直达家庭的服务;Supply-chain(供应链),在渠道决定购买的阶段,供应链体现为采购的强权与压价,未来供应链则体现为对优质供应资源的争夺与供应链关系的维护。;
67、 没有任何限制的随意跨界,是产业的大趋势可穿戴设备在线教育互联网金融乐视智能电视等,已经冲破边界清晰的传统产业空间;
68、取代微信的社交工具将在可穿戴设备领域诞生;
69、MI+,即Mobile Internet Plus的简写,意思就是基于移动互联网之上,可以添加一切社会元素。MI+时代不是微信时代,也不是一切都“微”(微信、微店微支付微博、微活动、微推送、微服务、微创新)的时代,这些是对MI+时代的重大误解。MI+里的M,指的是Mobile(移动),而不是Micro(微细),MI+时代里不仅有“微”创新,更有“巨”创新,绝不会是一切都变成微细;
70、个人品牌重在经营;
71、商业的核心不再是如何竞争,而是如何更好的合作;
72、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经济体,投放原始股权,无限放大;
73、品牌大势正在从拼爹转向拼创意,这给独立品牌的崛起、诚意产品的风行提供了便利,本来生活网的褚橙,就是品牌大势转变下农产品营销的成功案例。;
74、“为产品找到滚雪球增长的顾客”,将成为企业销售的核心课题,而不是过去的渠道关系终端关系媒体关系。只要建立起顾客关系并构建粉丝互动渠道,企业将不再惧怕任何外部竞争与冲击。;
75、未来商业形态的媒体大势归结为一个核心:随时随身的连接,即(anybody+anything+anytime+anywhere)×Connected,即“人时点”的自由“连接“;
76、科学正在接近宗教,唯物还是唯心,重建道德;
77、移动互联网时代抛弃的代名词叫删除(Delete);
78、过去中国的走向世界多是产品输出、劳务输出,未来一定会变成品牌输出、文化输出生活方式输出、价值观输出。中国企业不仅要改造全球分工产业链结构,中国品牌也一定会走出国门,与世界融为一体。微信WeChat)1亿多的海外用户,蕴藏着不容忽视的商业机会。在这个世界大势,真希望本土企业及时意识到其中的商机,以及需要自身具备的运营能力
79、淘宝天猫京东的综合性平台电商,依靠垄断流量、批发流量的商业模式,也走到了模式红利的尽头,向微信电商迁移只是其中一个方向,垂直品类电商、品牌电商、社区电商(LEC)、C2B、众筹电商等的崛起,才是淘宝天猫爆炸式高增长的丧钟;
80、从互联网上的微博、视频到移动互联网(手机),已经到来的家庭终端(智能电视),甚至未来的车载电视、显示屏媒体(写字楼、住宅、超市等),都将被无缝对接在多个不同的云系统之内,构成一云多屏、无缝对接的信息世界。云计算,是未来商业形态的基本技术单元;
81、从纸媒到电视,这些过去通过垄断舆论就可以操纵受众认知的信息传播媒介终将无可奈何花落去;
82、自媒体爆炸增长;
83、《创业家》杂志的牛文文将新媒体商业模式定义为内容、用户、关系、营收,与传统媒体的内容、广告、营收模式截然不同。其实,新媒体的特性,就是社群化。所谓社辟如,就是用内容将兴趣相投的人圈在一起,然后经常制造群体活动,从而产生营收。;
84、企业组织结构分散式,层级化结构变成分散式的网络结构是一个长期的趋势;
85、人工智能的时代即将来临,本质是“认知的趋势”
86、智能手机之后的信息平台是: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
87、你可以通过虚拟现实产品进行互动、娱乐、丰富体验;
88、“虚拟现实可以成为社交媒体的一个载体。我们可以和其他人一起分享服务。
89、以前我们用命换钱,今后我们用钱换命;
90、生命”质量取代“生存”质量,成为第一追求;;
91、信仰精神也是中国文化复兴的一部分;
92、中国传统文化复兴;
93、“使用权”比所有权更重要,通过获得服务的方式取代了“占有”实物;
94、产品从客户来,消费者扮演生产者;;
95、任何可以被分享的东西,一定会被分享。分享的趋势是硬件软件化。人工智能其实就是通过软件帮助到我们的;有什么东西是还没有被分享的?你可以通过分享它来创造价值;我们之前没办法完成的事情,现在通过分享来完成“任务”;
96、“屏读”趋势。过去的“屏幕”朝着更加流动的形势变化,未来会有一种更加权威和开放的介质出现。将来我们会有一个“无屏显示”的技术。未来屏幕和我们之间的互动是强有力的趋势。用整个身体(如语言、手势)与人工智能(AI)交流。屏幕会观察你,也会适应你,它会根据你的情绪做出相应的改变;
97、通过“流动”的数据,让商业做得更好。不管你处于什么行业,都和数据相关。要通过数据的“关联”和“分析”,让商业做得更好。我们关注的不再仅仅是实物个体,更需要关注数据。未来的数据是流动的,否则它就是无效的;
98、拆解、重组,是创造产品、信息和服务的新能力。“重混”:把东西拆解,再混合起来,成为新的有价值的组合。在过去创造的大部分财富中,很多都是得益于“重混”。在重组产生新价值的过程中,我们要看到最核心的部分;
99、今天,只是“开始”,我们需要去相信那些不可能的事情。我们现在所创造新的东西,实质上只是处于开始的阶段。20世纪70年代的人们难以想象电脑可以变得如此之小,而人工智能会激发创造更多不可能的事情。未来20年最伟大的产品还未问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