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六朝美学》作者:袁济喜
001、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创作个性尽管纷繁万状,但他们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活感染下形成的,因此有其共同特点。
人们可以从当中寻出某种共同的时代声音,这就是时代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人们经常谈论的建安风骨和盛唐之音就是在特定时代生活感染下的,由个性不同的诗人所吹奏出的时代风格旋律。
002、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十分重视文学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时代情绪,他们根据民间诗歌的喜怒哀乐等情感信息,来测量自己的统治状况,调整自己的统治秩序,所谓的采诗说就是指这种情况。
儒家的诗论更认为文艺的时代风格反映了政治上的得失。
003、到了魏晋南北朝,人们对诗歌与时代政治关系的认识又进了一步。
这些观点集中体现在刘勰《文心雕龙·时序篇》中,他在分析文学时代风格形成的原因时,除了提到世情的影响作用外,尤其强调了封建帝王的提倡与时代风格的联系,认为帝王的审美趣味借助威势和行政命令,可以左右时代的文学风貌。
004、封建社会文人多为帝王的附庸,他们的创作权往往操在帝王手里。
汉代文学之士多数是通过献赋而受到赏识提拔的。
据说西汉的司马相如,就因为做了《上林赋》、《子虚赋》,极尽颂美之事,因而大受汉武帝的称赏。
这种状况在魏晋之后,随着帝王喜好文学风气的盛行而变本加厉。
005、汉初由于汉高祖不好儒术,《诗》《书》等儒家经典,不被重视,因而文学创作也比较萧条。
到了文景两代经术兴盛,但辞赋家遭受冷落,文学也没有出现生气。到了汉武帝时代,国力大盛,礼乐并举,需要文人来润色鸿业,于是司马迁,吾丘寿王,严助等文学家应运而生,辞采争辉。
006、建安文学中虽然以作家的驰骋个性而著称,但它的兴盛和创作风貌也同帝王的提倡有关。
由于曹氏父子的提倡,建安文士聚聚在曹魏集团周围,形成了仗气悲歌,慷慨激昂的时代风格特征。
007、统治者对文学时代风格的渗透和侵染,除了身体力行的倡导外,往往还通过他们的学术思想来加以影响。
比如东汉崇儒尊经,自汉章帝召集群儒,在白虎观讨论经义,班固撰成《白虎通义》后,文人的创作,大都以发挥经义为旨归。
008、魏晋之后儒学衰微,在统治者提倡下,玄学逐渐兴起,并波及文坛。
009、魏晋南北朝的美学风格论,为了概括文学的时代风格,常常用某某“体”来说明某一时代的文学风格特征,这种理论术语后来被广泛采用,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命题,比如建安体。
010、文学创作的时代风格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它们并不一定随着旧时代的消逝而即可消失,还可能会在新的时代中得到回复和发扬。因此在一个时代中,往往夹杂有各种不同时代的文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