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奔】
猫奔是西街上的绝户。无儿女、无亲友、无长辈、无妻室。独门独户。
平日里酒不离身,刀不离身。
酒者,嗜好。十丈开外,不见其人,先得其味;刀者,屠户。杀猪宰牛,白刃进红刃出,眼不眨手不抖,干净利落。街上的男女老幼都不敢近身。
但凡此类人,相貌似乎都十分接近。络腮胡、膀大腰圆,标准的山东大汉。身形虽然彪悍,走路却无半点声音,忽快忽慢,摇摆有致,像猎食的猫。
“猫奔”,因此得名。
由于外形令人恐惧,加上终日饮酒,做事不修边幅,猫奔也就成了吓唬孩子的好道具。谁家孩子淘,只要说一句:猫奔来背你了,立竿见影。
话虽这么说,但大家心里却都明白,他对于西街而言,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存在。街坊对于猫奔的真实定位,其实是守护神,是英雄。人们都需要英雄。
猫奔所居之地,是西街的街眼。所谓街眼,是指阴阳结合处。以寅时(凌晨三点正点)为界,白天属阳间,夜晚属阴间。街眼就是鬼魂回阴曹地府的入口。人自然是无碍,就怕有的鬼魂太过留恋,私藏阳间,对人不利。而猫奔就是西街人民心中的一道屏障,有他在,鬼怪就不敢造次。据说鬼最惧戾气,而猫奔的刀经过长年累月的宰杀和牲畜鲜血的洗礼,沾满了戾气与怨气,可辟邪斩鬼,因此鬼怪都不敢靠近。
是年十五,刘家大婚。拜堂之时,新娘突然发疯。嘴里念念有词,专门扯人胡须。众人大惊。一时之间,亲朋好友四散奔逃,儿童啼哭,混乱不堪。眼看着大喜的日子就要被毁的时候,也是英雄该登场的时候。猫奔摇摇晃晃的走进厅堂,一把薅住新娘的头发,将她按在桌上。嗖的一声从腰间抽出刀来,径直插向新娘的脸,口中大喝一声:“滚!”这一声不仅喝住了奔逃的人群,也吓走了附身的鬼魂。众人停住脚步,新娘应声昏迷。再看那刀尖,离眼睛不足两毫米。
听老人讲,正午时分,若将猫奔的刀静置在阳光下,便可看到戾气散发出来,轻纱一般缠满刀刃。久而久之,这刀越传越神,还得了个响亮的名字:百畜斩。
村里逢年过节、要宰杀牲畜之时,都会送至猫奔处。猫奔的刀上有戾气,所杀之物,无任何怨言。有一户,得一老猪,欲杀之。三五大汉将老猪困起,磨刀,生火。此时,老猪却开始嚎叫,声音难听刺耳,几欲挣脱绳索。主人用鞭抽之,猪却执猩红双眼瞪着握鞭之人,令人不寒而栗。众人皆不敢贸然行动,只得送往猫奔的小院。
猫奔正躺河滩上饮酒,细碎清冷的日光点缀着他细密的胡须,粗布腰带裹着的刀柄若隐若现。回到家,老猪已被众人抬进院子。下面的事我认为是杜撰了,但足以说明西街人对猫奔十分依赖:发狂一般的老猪见到猫奔走来,瞬间恢复了平静。猫奔割开绳索后,老猪自己跟在猫奔身后,缓缓走向院子深处,形容平静而悠然。宰杀之时,院外没听到一声哀嚎。
猫奔的屠宰手法也是一流。刀刀戳筋,刀刀避脉;骨是骨,肉是肉,血是血,干净整齐。带回家支锅即煮。
人们从没说出口,却都心照不宣:有猫奔在,西街就是一方安稳的净土。
而就在这一年。猫奔醉酒,烛倒屋焚。由于事发半夜,火烧了一个时辰邻居才发现大事不妙。大火扑灭后,屋内的财物已经付之一炬,猫奔也已被烧成黑炭。唯独剩下这把“百畜斩”,直插在圆桌正中央。刀尖、刀刃、刀柄未沾到一丝灰絮,笔直地立在那,仿佛立于天地之间。无亲无故,街坊照例安排了猫奔的后事。但那把刀,却始终无人敢动。
猫奔头七,秋风萧瑟。一院子的灰烬在风中飘散,把气氛烘托得格外清冷;猫奔二七,骤雨洗尘。大雨冲刷着烧毁的小屋和院落,似是想洗去西街人都没说出的恐惧和伤悲。
就在那一夜,一道闪电劈中了猫奔故去的小屋。它以无比的速度与力量,穿过破败的屋顶,击中屋里的圆桌。咔嚓一声,“百畜斩”应声倒下。
西街上鲜有人再说起猫奔。也许他依旧在人们心里。每人心中都有一个英雄,在失意困苦甚至危难的时候保护着你,英雄似乎只适合在人们心里,又有多少真正出现在生活中呢。说也奇怪,猫奔逝去后,西街慢慢变得狂躁起来。
宁静,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