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考研的第一天,这其实是不太准确的,因为在昨天的时候,我就已经对考研需要的资料和自己的目标院校做了一些准备。
1.院校选择
我是人工智能专业的本科生,接下来也有继续这一专业的意向,我现在就读于吉林大学,一开始预想的目标院校有三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
清华大学正是理科生的天堂,正常的理科生都会想搏一搏的,更何况还有京师领域加成,简直yyds,可以说我完全是奔着这个去的,但是看完之后属实是老太婆钻被窝,给爷整笑了,为什么人工智能学院会在深圳啊?不是,北京不香吗?
虽然录取34个名额(不包括推免)还是很香的,但是我是真心没有去深圳发展的计划,更何况清华大学那个报名情况,不能说全军万马过独木桥吧,也能说是万中无一的,当然,自信肯定是有的,但是仅限于自信就挺好,作死还是duck不必了。
清华劝退后,我很自然的考虑了北京大学,好吧,我就是肤浅,想去北京,而且我觉得毕竟是top2,计算机再差也不能和清华差多大······吧?
现实有时候比想象的更骨感,我看完之后整个人都方了,不是,这是要搞哪样啊?
人工智能所在的计算机专业下有11个学院,然而······计算机专业一共录取了16个学生?有没有搞错?你们11个学院怎么分16个学生啊?别太荒谬啊,我的母校都没这么少的吧?
我对于报考北京大学投机取巧的想法就到此止步了,显而易见,北京大学的计算机并不是很迅猛,无奈之下,我决定考虑一下南京大学。
我对于南京大学的了解并不多,一开始就知道周志华老师在那(国内人工智能入门书《机器学习》作者),下意识觉得南京大学还是很强的,毕竟《机器学习》已经快成为国内标准教科书了,什么叫权威?大概就是这样。
所以毫无疑问,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的水平还是很高的,虽然录取的也不太多,计算机专业一共录取79个,但是没有明确标注出统招录取人数,我查了一下21年的资料,录取了20个,23年居然只录取了9个,还是复试录取,我没有找到最终录取人数,听起来就是让人心惊肉跳啊,拜托,能不能多录取一些,但是话怎么说呢?
考研嘛,本身是带有赌博性质滴,怕的不行不如考本校,复试都免了,搏一搏嘛,吃干的还是喝稀的,就看这一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