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广阔的天地,“我”?

自然是美妙的,是艺术的,仿佛宇宙大爆炸之初,有无形的一个人,在把这有形的世界变得艺术起来。富有哲学,富有逻辑化。在我们去考察了中牟的湿地公园之后,我有了一些思考。而这些思考来源于细微的生活中,以及我们平时发现不到的“美”!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美?对此又给了我怎样的启发?

我发现的美是一种大自然的艺术,是那些植物的生存方式,也是植物的独特的生存智慧。就比如说蒲公英的生存方式。他到底是怎样的?

直击我们双眼的,可能是微风吹动之后漫天飞舞的如雨伞一般的种子。他们以独特的数量取胜,他们以微风当作助力之源而漫天飞舞。蒲公英的种子,随处飘荡。可能也不知去向。而当他们数量取胜的时候,他们的目的又是怎样的呢?

当他们以数量取胜的时候,他们的目的一定是能让下一代扎根于土壤之中。并代代相传一直保持蒲公英的存在。但是我注意到了一个点蒲公英,只是在为了他们自己的蒲公英家族在传承。

这是我要思考到了动物,我又思考到了人,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哺乳动物的优越性。在整个生命氧化链中,当一切的一切准备好之后,我们的目的就不仅仅是在传承了。我们是在有质量的传承。是更加重视每一个生命。而不是从一种单纯利益的角度去看繁衍。而是看重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活出他自己来看繁衍。所以我也思考到了,我们要如何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中?

在我的脑海中,这个观念好像有了巨大的转变。人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为了什么?这虽然说到了哲学,但是这个问题不是很自然的就引出来了吗?自然不本来就是一种哲学吗?

人,重要的是活出自己。人重要的是活出自己。去真正的当一个自由的人!而我想说的是,我们并不需要从一个理性的角度去看问题。

理性只不过是一个更广阔的看问题的一个思考方式。只不过是一种抛开情感回归现实看本质的一种思考方式,如果从情感层面上讲的话,情感城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是一种富有“颜色”的理性。所以我在想,我们人类究竟要怎样存活于这个世界。至少我现在的观点是这样的(可能将来会发生改变)

不仅仅是蒲公英,我还发现了我身上一个极大的毛病。就是我竟然怕昆虫!

就这一件事情就能让我发现我们人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竟然能让我的整个生存方式发生改变!

今天我们存活于科技的时代,科技与纺织业的产物导致了我们依赖于一个新的环境。过度的工业导致了我们适应于这个环境。而把这种工业的产品当成了一种“舒适”但是在我到湿地公园考察的时候,我遇到昆虫,竟然会下意识的害怕,而不是亲近。这说明我们的生存方式发生了改变。这也是一种非常恐怖的事情,就是我们竟然已经脱离了自然已经不能把自然当成我们原本的舒适环境。

但如果真正的从理性的角度去看问题的话,其实人类的演化历程就是几率和哲学的游戏。早期人类遇到了麻烦解决问题,导致了他们的观念必然发生了改变,而当人类的认知与思想,随着时间和偶然慢慢地转变,其实人类也抛开了原有的自然。

所以我认为人类需要理性的进步,虽然人可以活出不同的自己,可以不去理性,但是我认为人是需要理性进步的,人需要具备理性的能力。(虽然我提到可以不理性)却真正的审视我们的氧化历程得到超越!

这次的考察让我感受到了很多东西,仿佛又让我回到了三年级,我们在室外考察的时候。那时候的我对这些花花草草都非常的不感兴趣,认为那只是无聊一个学科。而且现在真正的能理解这些植物存在的意义,并结合这些植物探讨我到底应该怎样存在!

最后,在阳光下,我们仿佛回归了自然离开了城市的喧嚣。所有人都欢笑着,仿佛忘记了作业,仿佛忘记了,我们还有测试。最后在一抹金色的落日之下,回到了工业产物的牢笼之中……

然后后面想加的一点是我们那个三明治是挺好吃的,但是我觉得还可以做的在精致一些,然后还有那个饮料,他其实整个味道还是不错的,刚开始有一点甜,然后后面非常的香,但是那个爆竹里面的味道,我可能不是非常的喜欢因为爆竹里面好像是红豆的,我希望可以再加一些水果的味道,我更加的喜欢。然后那个薯片还可以多加一点味道,我觉得味道可以多一点。然后橘子有点少了,不够我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