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中,婆媳本是两个陌路人,因为两个年青人的缘故,而使得两个家庭传统、生活习惯、文化微背境不同的的人成为一家人。所以说,婆媳是天敌,是一个调侃性的真命题。
正因为各自家庭传统、生活习惯、文化背境的不同,会使得家庭婆媳间产生一些不可避免的矛盾,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其实,纵观古今,全国上下,凡出现在家庭中的矛盾,大多是因一些很细微的小事引起。可是,正是这些细微小事,因为没有及时化解,天长日久,积小成大,一家人矛盾会越来越大,有时甚至于会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岂知,这些家庭的悲剧本是不该发生的。
有观点认为,婆媳关系不好,关键是作为儿子和丈夫的男人,不会作两方协调工作。这话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完全正确。
按说,媳妇是外来人,加入到这个陌生群体,本就有一种势单力薄的弱势感,如果丈夫不支持关爱自己,肯定是心里不好受。如果丈夫不能给予关爱、支持,心理上是不能接受的,会有一种冤屈感。
而婆婆呢?作为一个辛辛苦把儿子养大的母亲,一旦儿子成家,只知道关心自己妻子,而不考虑自己的感受,老人也会受不了。
对于男人协调母亲和妻子关系,不同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有人提出,在母亲面前,要站在母亲一方,帮她数落一下妻子的不是,这样老人会高兴一些。在妻子面前,要站在妻子角度,说母亲的不是,这样才会让妻子觉得自己站在了她那一方。作为男人,要学会两头糊弄,让“天敌”双方都高兴。
有人也提出相反的建议,就是在母亲面前要多夸妻子,开导老人,让老人看到儿媳的好;在妻子面前要劝解妻子,维护母亲,让妻子知道老人的不容易。
还有人提出,清官难断家务事,作为儿子和丈夫的男人,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两头都不得罪,两头都不去管。做自己的事,让婆、媳自己去争吵吧。
三种观点各执一词,看似各有道理,又不完全正确。
其实,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本经之所以难念,是因为,各家有各家的不同。母亲和母亲不会一样,妻子和妻子也不会一样。解决婆媳问题,不会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统一法则。
怎样才使得婆、媳都满意?作为儿子和丈夫的男人就需要开动脑筋,根据自家的情况,作好协调、沟通工作,帮助婆、媳两人提高各自的思想境界。这首先是作为儿子和丈夫的男人,要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使全家人能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提高维护家庭和谐的能力。
但实际上,一个家庭的和睦,只把重担压在儿子和丈夫身上也是不对的。家庭和睦人人有责。
作为母亲和妻子,对家庭和睦也有各自的责任,也是家庭和睦工作的关键人之一。
作为母亲,需要多从儿子、儿媳的角度想问题,多给予一些关心与爱护;作为妻子和儿媳,也应多从丈夫和婆婆的角度考虑问题。
一个家庭的和睦,就象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乃至于一个国家一样,需要每位成员的努力。修正提高自己,为和睦家庭尽自己一份心力。
婆、媳关系处理,对家庭每一位成员都是一种考验,谁的协调能力高,谁就是家庭和睦的有功之臣。要做家庭的有功之臣,需要细心、关心、耐心、巧心。巧妙地处理好亲人之间的微妙关系,使得一家人其乐融融地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
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陪伴”这个词很被看好。家庭成员共同生活,也是一种相互的陪伴。在天长日久的相互陪伴中,相互关爱,相互体谅,相互理解,共同成长。
如此看来,处理好婆媳关系,家庭中的每一个你都是关键人。也就是说,婆媳关系,人人有责。
【365无戒极限挑战训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