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入秋已久,天气愈凉。教室外细雨霏霏,却不再像夏天那样细柔温润。薄薄的秋凉已入衣衫,让人对即将到来的冬天产生了丝丝怯意。
教室里的你们已走出高一的懵懂,迈入高二的新征程有二十余日。像即将流入冬天的季节一样,你们对自己的高考战场也是不远不近的望着、听着,似乎有丝丝紧张,却怎么也找不到切肤之感。现在的你们,学习被动、懒散,目光闪烁,含着试探:老师,你严厉不严厉?会不会惩罚?我行动不行动?——满满的不知所措,没有方向、没有目标。
孩子,若你们喜欢心中有爱,眼中有光的老师;那老师也喜欢胸中有梦,眼里放光的孩子。
(二)
周三大扫除结束后,大家都进入教室写作业。安静、有序的教室里又出现了两个空空的座位。十分钟后,你们大汗未干、气喘吁吁的站在教室门口,呼吸不均,连“报告”都喊不出声。脸上写满了慌张和对老师反应的探寻。我盯了你们一眼,示意你们入座。因为你们的迟到,班级对课外时间利用的规则再次重申。
孩子,若你想要一个温馨上进,有爱、团结,纪律严明,能保障每一个人权益的班集体,请你舍弃自己所谓的“自由”和懒散,遵守纪律去维护她健全她。你要知道,当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对于这个班集体,你很重要。请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三)
透过教室的的后视窗,我看到你们两面面相对,笑意盈盈,眉目生动。坐在后排你们闲散、放松。因为你们的举动,班级规则细化为课堂上不能出现“不应景”的动作和表情。
孩子,知道吗,要想不让规则把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限定死,你得管得住自己:在合适的场合,有恰当的举止。自主才会不被奴役。自律才会自由。
(四)
面对一个班的“低头族”和鸦雀无声。我再无规则可办,也无规矩可谈。动嘴、出声、思维、表达是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为此,我只能将学习任务细化,具体到什么人回答什么问题,有什么奖惩。
可是,孩子,你知道吗。你正是热血奔涌,思想独立,见解渐深的年龄。一个不会自己发声、无梦想、无冲劲的青春,注定有花无果,败在高三,惨淡收场。相信我,一个无缘大学的身影走出校门时会非常落寞。
(五)
早晨六点的走廊灯光不甚亮,同时你们读书的声音也不甚响。嗡嗡嗡的似读非读。凌晨六点!靠墙一溜站着!为了什么!我真想问问你们,为什么站在那儿!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邻村的孩子冒着齐膝大雪,步行六七里路,翻山越岭来上学。当初湿透冰冷的鞋袜和步行山路的艰辛,并没有想当然的带给他们学业有成。现在的他们仍然奔波在风雪里,忙着生计糊口。
孩子,不是付出了时光,就换来了收成。你得问一问,你有没有在时光里流汗,汗水里有没有对未来的谋划,谋划是不是付诸行动。只有这样,你才会用心计划,才会争分夺秒。才能守住时间,低头苦读书页,奋笔疾书的刷习题。——这样的时光才会不负你!
最后祝福你们!愿早早参透青春的意义。用拼搏和汗水,赢取认可和尊重;让时光行走在你满满当当的收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