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故乡?
王莺莺说:“祖祖辈辈埋葬的地方就是故乡”
读完这本书,故乡的温柔真的深深的打动了我:那种温暖,家乡的温暖,家乡虽然不像大城市般繁华,但真的好温柔。
暑假结束,刚从家乡出来。也是农村,但还不能算是小镇,可能还不如刘十三的家乡好,不过近几年回家,越来越发觉家乡真的越来越现代化了。家乡很多新式的东西出现了:wifi、摄像头、到家的水泥路、路灯、广场和广场舞、人人拍抖音、乡村书屋、扶贫农产品、、、、、、。让生活越来越方便,有一些东西被丢在了过去。有些东西还是家乡独有。
一、我永远爱的小卖铺
就比如外婆这样的的小卖铺,几近灭绝。
很小时候,我的梦想就是家里是开小卖铺的,最幸福的事是在小卖铺买一包五毛钱的辣条,那个时候还有那种一毛钱的长辣条,下课了隔一会去买一根,真的好幸福啊,那个时候也还有一毛钱的棒棒糖,有6毛钱的鸡蛋快餐面,一块钱的大饼子。直到初中,能吃一个桶装泡面就还是有点奢侈的事。
学校有小卖部,学校外面也有,我家附近也有,去外公家的路上也有,外公家上面也有。
想到在走一段路就有一个小卖部,就很有希望。小卖部总是有人的,在这里能碰到许多自己不认识但是该叫的人。
小卖铺也是一个消息中心,大人们八卦聊天,小孩子很切实际的想要有一两袋方便面或者辣条吃,也能碰到同龄小孩,和他们一起疯。大人看不过去了也会吼上几句。小卖铺也总是村里的热闹中心。
小卖铺充满着我的童年,也是我的梦想。
二慢生活
刘十三在家里住着,不着急出门,等到十点多吃过外婆做的丰盛的饭菜,再去卖保险。
我家那边,大多数人也都是慢腾腾的生活。天晴就早起,下雨就不起,用柴火灶做饭,我眼中的他们也一直是佛系种地、认真做饭的。
夏天回家,地里种的土豆、玉米、茄子、白菜、葫芦、冬瓜、辣椒陆续的上了桌,这个时候做菜也难,吃来吃去就是这么几样,不吃还会坏,一顿普普通通的饭菜都能上9个菜,又赶上鸡子下蛋的高峰期,吃的就更多了。
一顿饭,像我这种不能熟练掌握柴火灶的人,得做两个小时。五点开始做饭,七点才能吃上,本来计划着半个小时完事的,然后休息一个小时去跑步,这下可好,不仅跑步没搞,还要等着爸妈忙完收拾好一起开饭。
当快8点,才把桌子摆到院子里,小时候是照着月光吃,现在是路灯,但一家人凉快的吃着饭,旁边的大妈抱着孙子过来唠嗑、邻居家伯伯也穿着劳作的衣服站在门口聊几句,也是难得的宁静幸福。虽然没运动成,一天效率奇低,但现在这忙碌的社会却很难找到这么一片从容不迫的小天地了。
读书时,特别是写到在镇上、和外婆在一起的时候,真的感觉好温暖啊,我们的故乡也真是温柔。
最后,我们其实都是许许多多平凡的刘十三,我们可能从不被命运眷顾,我们常常失去所爱,但我们还是要加强的活着,因为我们曾被爱过,我们也会去爱别人,成为别人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