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清欢》有感

   

图片发自简书App

    林清玄,台湾高雄人,是一位著名的散文家。他从小就立志想成为一名作家,自从17岁出版了一幅漫画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20岁、30岁、40岁都一直在写作,销售了数百万册,是当代最具有影响的作家之一。

      今天我看了他的文章,名字叫做:《清欢》,开头引用了他最喜欢的词。

                  细雨斜风作小寒,

                  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

                  蓼茸篙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这首词为文章后面作者写清欢,埋下了伏笔,要用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讲述清欢,但却没有真实的写清欢这种写法很特别。

    比如他想吃上几口清欢的小菜。但是却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现在已经没有什么清淡的菜了,而油却成了中国最大的特色。

      又比如我们要去海边,但是海边堆满的垃圾,让清欢随着垃圾消失了。

    最后作者写到,要想找到清欢,要想保留自己的小天地,就要洗涤自己的心灵,因为在我们拥有越多的物质世界,我们来自清欢的愉悦就日渐失去了。

      不过我还有自己的观点,我同意作者所说的清欢,但是我觉得,“不要说清欢,连欢也没有”,这句话有些不符人意,因为:也是有很多人喜欢热闹呢,比如在开派对的时候,如果太过于清欢,那就不能给人留下很深的感受了,并会使这个派对十分扫兴。

   

图片发自简书App

    再比如,我也同意林清玄所说的马那一段,因为只有真实的马才有真实的骑马的感受,而机器马有时候就会体现出一种死气,没有生命的东西就是这样的,如果不是自己亲身经历,就会觉得,“咦,这怎么能?”的想法。以前我以为古代人骑马一定很潇洒,但是现在,我意识到我错了,骑着马颠簸颠簸的根本潇洒不起来。

    所以我觉得,要想达到清欢,还是得靠自己探索和研究。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