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原文片段
当然,掌握生活快慢之道最关键的是要想清楚什么事情应求“快”,什么事情应求“慢”,这里我做了一个简单的归纳,供大家参考:
尽可能求快的事情:做家务等体力劳动,完成常规的事务性工作,完成简单的执行性任务,常用商品的线上线下购买,注定无法达成共识的争吵和讨论等。
尽可能求慢的事情:与家人共渡闲暇时光,欣赏艺术作品,自我反思,思考重大决策,创造性活动中的酝酿过程,为一个挑战性任务做好准备等。
I 重述原文
WHAT
需要求快的事:技术含量低,不需要深入思考,花费时间多少对结果好坏影响很小的事需要尽快完成,不必纠结、也不要拖延。
需要求慢的事:一方面是涉及感情方面的,比如对家人的陪伴,我们需要用心、用情,不能求快,不能当作一个任务来完成;另一方面是比较有挑战性的事,比如需要深入、反复思考,需要创新,比如重大决策,比如第一次组织社群活动,比如阅读、欣赏经典。
WHY
因为,如果我们在一些技术含量低,重复性、多思无益的事上浪费很多时间或者举棋不定、纠结万分,那么我们用在一些其他方面的时间和精力就会减少。
体现在生活中,如果我们做家务很慢,买东西时反复对比、非常纠结,做一件简单的日常工作却慢吞吞的,那我们总是感觉自己很慢、很累,没有时间从事一些其他的学习、思考、创造,会让我们日趋平庸。
而需要慢慢做的事情,如果我们非要求快,那质量就会大打折扣。如果我们在陪伴家人时也盲目求快、浮于表面,那亲情会疏远,如果我们阅读经典、欣赏名作时只求速度,那我们可能根本领悟不到经典的魅力,如果我们做一件新鲜的、很有挑战性的工作时没有深入思考、精心策划那么可能很难成功。
HOW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掌握好时间的节奏,该快则快,该慢则慢。不要迷失在柴米油盐的生活琐事,留出充足的时间思考、学习、欣赏、创造、去爱别人。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优雅多彩、从容不迫。
A1 联系旧知
十一月初,我想买一双新款的黑色小短靴,但是价格比我期望值略高。所以我花了很长时间在网上、实体店对比,甚至还去看其他牌子有没有类似质量和款式的。纠结了二十多天后我终于决定在实体店买了一双,买完之后感觉很释然。
我知道,这个品牌的靴子,质量好,样式我也喜欢,唯一的缺点是价格略高,我期望买到低价的,但是我又怀疑低价的质量没有保障。就这样,在纠结中我逛了无数次淘宝和五六次商场。最终没少花钱,还浪费了时间。
A2 应用知识
以后在生活中我要尽量减少纠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买小件东西时考虑是不是目前需要的必需品,如果是就立即购买。买大件东西时考虑好价格、款式、好感度,和老公商量一下,对比三次之内就决定是否购买。
2、工作上一些简单的事务,在规定时间内尽量一次性完成,创造性的、有挑战性的工作比如作案卷、写简报要留出充足时间,不放在最后去做。
3、读经典时要反复品味、深入思考,不能一遇到难点就跳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