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商学院在2016.11.20李淼教授在宇宙学与世界观的演讲中讲到量子的不确定性时,他把量子比喻成女人,意在说明量子的变化无常,捉摸不定。«得到»的吴伯凡老师在伯凡日知录2017.04.04有一篇文章的题目是:男人是钟,女人是云。也是这个意思,男人女人看似长得一样,用同种语言,吃同样食物,在一个空间里生活,但却不是一个物种,是两个种类。男人是理性的,可预知的,可计算的,可以是复制和复盘的,也是可以进行批量生产的 。女人是云,云是不定型的,也不定性,千变万化 难以预测,难以把握,更不好批量复制,复盘。所以钟表是可以精确制造的,而天气预报是很难预测的,远期预测更是不靠谱,也一直是难题久攻不破。
我也越来越同意上述男人女人的说法,我们是生活在一个世界、一个空间、甚至一个家庭、更甚至睡在一张床上的两个世界的人。 我们在思维方式,处理问题方式,性生活的态度和方式上等方面完全是不一样的,这是我以前不知道的,以为是个体的差异,社会上,单位里甚至家庭里也很少提及这个差异,基本上都是整齐划一的标准,都是把女人当男人一样的标准使用。
即使我现在知道了一点点,也还常常忘记这个事实以及要注意的方法,在与女人共事或讨论或争论时,仍旧是用男人的方式,常常是不得法,即使在道理和方法我是对的,也胜了,但在情绪上,气氛上仍没有好的结果,过后想起来后悔不迭。
自从有了人类文明以来,男人就靠着自身性别赋予的力量,统治着这个世界,女人似乎是配角, 从国家政治到家庭关系以及社会法则 ,男人法则大行其道。六千年的人类文明基本上在这种模式下运行。那么什么是男人模式呢?除了力量、暴力外,在思维上和方式上主要是用逻辑分析,用理性推导,用数字计算。而女人模式主要是指不确定性,直觉判断,感情用事。
前不久看过一篇文章,说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只是理解世界探索世界的一种方, 并不是全部,也就是说道理只是一部分,不是所有的现象都能用道理去说明去解释的,那另一部分是什么呢?是情感或感性?是本能?是跳跃?是直觉?是神或上帝?是超越三四维空间的更多维空间?是另一个或多个的平行宇宙?是薛定谔的猫?
这个世界到底是男人的还是女人的 ?或者某类问题用男人思维,另一类用女人思维 ?似乎很少有这类的研究。但从混沌商学院李淼教授关于宇宙起源的讲述中,在微观世界、量子世界里,世界的一切是不确定的,大爆炸以后行成的世界却是确定的。用这个方法论去理解所有的问题是不是也可以呢?在事物形成以前,不要去计划太细,规定太死,比如一个新生事物出现,一个新生儿的成长,一种新业态开始,这里面有太多的不确定性 。在这些事物成长壮大稳定以后的时期,就可以规范、界定、调整了。这里面就包含了女人方式和男人方式的两种不同的思维与方法。因此可以看出,这个世界既不是男人的也不是女人的,是男人女人的统一,缺一不可。只用男人方式就没有起源,没有新生命;只用女人方式,事物和生命就不能成型,没有稳定,没有规律,形成不了结果。
理性与感性,男人与女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存在。
当我们把酒言欢的时候,不能太理性;情到深处的时候不能太理性;当我们举国欢庆的时候,不能太理性;当我们悲痛欲绝的时候,不能太理性;
生活中没有感性,那么生活就是一张没有色彩的,黑白的A4纸。当然,这一切的感性,又都必须在理性的框架里,不能超越,不能失控。理性是规则、是认知、是秩序、是框架,是这个世界的主体。感性是色彩,是润滑剂,是多元,是丰富。
近年来,我们看到女性在职场的比例越来越多,女性在公司董事会的比例也越来越多,女性领导人、CEO的也越来越多。这是职场中,领导人中对感性的要求增加了吗?不是,应该是女性的理性在增加,是女性的受教育的比例越来越大,程度越来越高,她们的理性程度也越来越高,她们在参与社会管理和政治以及经济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这样看来,除了最原始的本能因素以外,理性和感性的融合更适合这个世界,男女方式的相互贯通可能是最本质的方法论。
怪不得现在的小鲜肉个个都像女孩子,而女能人女强人女博士也到处都是;
记得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世界上最有魅力的人是雌雄同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