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彬县之行,消温避暑中听闻目睹了当地教育系统全员教师定岗定聘整个过程。伴随着定岗定聘的进程,心也跟着纠结,毕竟自己也是老师,虽然彬县教育的行为与己无关,可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他们的现在就是我们的未来。
基于彬县所有高职中教师岗位超员严重,小学教师缺编的现状,彬县教育局以“投放鲶鱼,激活整个教育系统”为理念,实行“定岗定聘政策”,即高职中教师、初中教师有落聘指标,落聘教师严格按照高中分流到初中,初中分流到小学的原则进行,并且自己寻找工作单位。
妻妹所在的明公中学教师微信群中有老师写了这样一句话,“后世子孙永世不得当教师,把这作为家训代代传承下去。”
明公中学落聘指标是20名教师,当时学校的政策是“老病孕”教师直接招聘,即年龄男50、女45岁以上不落聘;进校10年以上不落聘;怀有身孕的不落聘。政策框定之后,妻妹所在的数学组21人,有一个落聘指标,似乎只有她排除在外,落聘似乎板上钉钉,我们大家都为她捏一把汗。想想这样的政策也算体现“人为关怀”,只是妻妹正值年富力强,师范学院毕业,数学专业对口,正是做出成绩的好年华,要被分流,的确令人感伤。
在忐忑不安的心情中终于等来结果,妻妹没有落聘,落聘的却是一个具有高级职称、进校18年、年龄51的老数学教师。
很多教师取得高级职称之后,一下子便没有奋斗的动力了,浑浑噩噩混日子,学校领导看着眼里,怨在心中,却没有太多办法,落聘、交流等成为学校领导惩治教师的手段。另外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教师分流,会空出职称指标,可以解决需要照顾的教师所需,可以让年轻教师看到晋升职称的希望,能更好的促进学校管理。
可是那些把青春献给学校的人,在年老力衰之后被“卸磨杀驴”,令人心寒。
可是政策在先,却自打嘴巴,最先淘汰老年教师的做法,实在昏庸。
可是现在是彬县教师,几年之后可能是咸阳、可能是西安、可能是任何地方的教师。
彬县教师的现在就是我们的未来。
“长安米贵,居大不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行业的竞争是残酷的,不可避免,缺乏能力、没有剩余价值的从业者注定被淘汰。
曾几何时这些落聘教师也是昂首阔步进入心仪的学校,“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春风得意还历历在目吧,多年之后收拾行囊,落寞奔赴低一层次的学校,还得自己腆着老脸去寻找落脚之处。看着自己单位一步一步发展壮大,成为焦点,自己却要孤独离开,凄凉的不仅仅是晚景,更有人心吧。
力争上游值得鼓励和提倡,在谋求发展的同时,需要对自己做出准确客观的定位,优质的单位和地域需要卓越的能力和超高情商、智商。假使没有,那就降低自己的欲望,待在适合自己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