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到许多关于“阶层固化”、“空巢青年”的讨论。剥茧抽丝,这两个词语仿佛传递着这样的信息:你哪也去不了,画地为牢;你哪也留不下,望断天涯。
“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共黄昏”诉说着青年人的孤独,“30岁死去,80岁才埋”刺痛着不甘平淡的内心。青年焦虑是一个隐喻:三四线安身立命的姑娘遇见背井离乡多年的小伙,姑娘憧憬小伙去过的远方,小伙羡慕姑娘安稳的眼前。拥有着别人眼里的幸福,却向往不敢尝试的生活。
叔本华曾经说过:如果一个年轻人很早就洞察人事,擅长于与人应接、打交道,这可是一个糟糕的迹象,它预示这个人属于平庸之辈。
恐惧在于自身,焦虑亦是。迎合别人的眼光,却从不了解内心所向,好像在不属于自己的梦里呼呼大睡。别人的期待战胜自己的渴望,一味的退让还自诩为成熟。被空心的成熟所哄骗,不敢逆风而行,将曲意逢迎美其名曰“向阳”。
1、中等生的沉默
5月,北京的一名中学生因为父亲没收手机而跳楼,14岁的生命留下了血色的眼泪和无法弥补的伤痕。孩子的遗书显得懂事而成熟,他提到对不起父母,不责怪任何人。越是这样的成熟,越是灼痛内心。一个中等生到底经历过怎样的挣扎与彷徨,才会选择这样决绝的方式。
所谓的青年焦虑就像中等生的沉默。要么把自己压制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平稳中,一点点打磨仅有的天赋与锐气,最后平庸地与泥土融为一体;要么把自己逼到没有退路的悬崖,下坠谷底误以为是飞翔。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空有成为优等生的热血,却没找到通向优等生的途径。这条路谁都不能给,在于自己去寻找。
2、迎合产生形变
好友嫌脸圆就去抽脂,男朋友嫌太平就去隆胸,最后与原来的自己判若两人,甚至带来生命危险。整容没什么错,为了整容而扭曲了心灵得不偿失。为了迎合自己的虚荣、别人的评价,对受之父母的身体发肤“大动干戈”,这种对“外在美”过度开发不仅造成容貌形变,也会加剧内心的空洞。
交际也好,生活秉持的态度也罢,可以粗略的分为这样的脉络:
a、自私自利,不考虑他人感受
b、精致利己,会站在他人立场考虑,需要取舍时考虑自己
c、不偏不倚,始终一碗水端平
d、迎合他人,愿意为合群放弃自我
他人与自我博弈中,迎合他人是对自我的迷失,把自我当作随风就倒的蓬草,就别在粉饰为向日葵。
最近,假肢女孩谢仁慈的故事温暖了许多人的内心。一场车祸让她失去一条腿,从此不得不依赖假肢。她很坚强,没有为假肢自卑,穿着短裙露出假肢走在街上,被同学们爱称为“西政的太阳”。很多人想把她变成一个励志偶像,她本人却并不想变成一个励志典型,只想讲自己的故事。
有时我们肢体健全,却内心残缺;拥有一切,却患得患失。一个装有假肢的姑娘不想做励志偶像,是要弱化与他人的不同和差异,不想为了迎合多数人而被过分炒作,报以同情的另类目光。
命运夺走了她一条腿,她就寻找到异于常人的生活态度;相较于谢仁慈,常人是格外被恩宠的,也是容易被同质化的。青年焦虑从来不是肉体上残缺的痛苦,而是“千人一面”迷失自我的空心病,拷问着每个人活着是否就是迎合他人的期待。
3、找回自己
古希腊神话有这样一个故事:古代塞浦路斯国有一个名叫皮格马利翁的国王,他非常喜欢雕塑。一天,他以极大的热情和期望,成功塑造了一个美丽少女的雕像。他对其爱不释手,每天用深情的目光观赏不止,最终使这尊美丽的少女雕像奇迹般地复活了。
后来这则故事被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运用在心理暗示、潜移默化教育中,从而挖掘中等生的内在潜力。中等生相信自己有魅力、有能力,就像即将绽放的花朵得到了阳光与雨露的激励,必将开出生命的美丽。问题的关键在于,谁会是唤醒雕像、点石成金的皮格马利翁?
凡人皆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皮格马利翁,是自己的巨匠,是自己的国王。
人生的道路也就是从出生地出发,越走越远。一出生便是自己,由此开始的人生就是要让自己与种种异己的一切打交道。打交道的结果可能丧失自己,也可能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把自己找回。 余秋雨 《山居笔记》
人的际遇、认知过程、领悟过程都是对不同时间、地点的自己再认识,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探寻存在的意义。
“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向阳的姿态中没有谄媚、附和,充满着对自我的坚守。逆风意味着道路并非一片坦途,正是这样的坎坷才会看见不一样的风景与自我。
一尺蜜,简书首页拒稿常客、微博最长时间0回复记录保持者、自媒体玩成朋友圈创始人之一,朋友圈点赞狂魔。文字的道路我也许飞不高、走不远,但我永远保持谦卑膜拜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