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气质优雅的中年妈妈坐在我的对面,她是某机关的一个领导,在当地小有名气。爸爸是某企业中层管理干部。大儿子今年15岁,小儿子今年12岁。他们找我原因是大儿子24小时都在玩儿手机,而小儿子乖巧可爱,很会哄父母开心,夫妻二人很喜欢小家伙。
父亲是一个非常爱家的人,照顾孩子和爱人,始终在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家,别人眼中,他们是让人羡慕的恩爱夫妻,但是妈妈却说:家让我感到窒息。
爸爸从小就非常优秀,是屯子里家长眼中的好孩子,孩子们学习的榜样,也是父母的骄傲。爸爸内心有一种声音,是我小时候虽然那么优秀,但是我并没考上北大、清华、复旦或者南开,我的孩子要更加优秀,争取考上这些大学。所以对孩子无微不至,期待很高。陷入了过度保护—包办替代—过度干涉的恶性循环当中。
对大儿子期待越高,当大儿子感觉到自己的能力和爸爸所期待的差距越来越大时,感觉到压力山大,越是不能启动学习计划,越是焦虑,越是拖延,于是他就采用逃避的方式来,来应对自于爸爸的这种压力下的痛苦和恐惧,所以手机就成了大儿子的价值替代和情绪宣泄的出口。但是这个爸爸是有委屈的。他说:我为他们的事。操碎了心,他们每天喝多少水?营养怎样搭配才能均衡?早点吃什么晚上吃什么?等等这些大事小情,我都要一一弄清楚。为了满足妻儿的要求,可谓是殚精竭虑。他除了在单位忙于工作,回到家还要成为“好丈夫”“好父亲”,他以为自己有理由为他们这么做。这位父亲的确不容易。
这位父亲从小非常优秀的理念,一直延续到了大儿子这里,所以要求儿子要考上985、211大学。基于这种理由,给予孩子很大的学习压力,这位父亲不合理的给予和破坏性的滋养背后,尽管动机多种多样,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特征,爸爸以“爱”为幌子,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对于985、211的渴求,却从没有考虑过妻儿的感受,他的爱和关注超过了家人理性的接受范围,最终就会物极必反。大儿子玩手机就是潜意识在行为上和爸爸的一个对抗。
那么,爱是什么呢?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爱需要满足五个条件:
第一:爱与非爱有显著的区别,就在于当事人意识和潜意识中的目标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不是真正的爱。
第二:爱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爱意味着心灵的不断成长和心智的不断成熟。
第三,真正意义上的爱,既爱自己也爱他人,爱,可以让自己和他人和都获得成长。
第四,爱需要付出努力,由于爱不是不断扩展自己和他人自我界限的过程,所以爱意味着我们要不断付出努力。去跨越原有的界限,
最后,爱是一种意愿。想爱不等于去爱,爱的想法不等于爱的行动。真正的爱是行动,是一种由意愿而产生的行动。爱一个人,却没有付诸行动。就等于从未爱过。
从上看到,这位爸爸的行为不符合第一条,这位爸爸的意识和潜意识是不一致的。他的潜意识是对于自己不够优秀的愤恨,而意识层面却是希望大儿子更加优秀,超过自己,以满足自己内心的缺失。
还有也不符合第三条,爸爸的行为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而没有考虑妻儿地感受,一味地用自己的方式去“爱”他们,用自己密不透风的“爱”来控制他们。过度地保护下面一定会有控制。
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行为,不仅需要用心,还要用脑。这里爸爸为了消除内心对自己的怨恨,这种意念以及由此导致的极端行为,使他丧失了对爱的弹性,过度的爱还不如不爱。该拒绝时却一味给予,不是仁慈,而是伤害。越俎代庖地去照顾原本有能力照顾自己的人,只会使对方产生更大的依赖性,或者是更大的逆反,也就是妈妈说的窒息。这就是对爱的滥用。
这位爸爸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就是他一厢情愿把自我牺牲当成是真正的爱。其实,他的潜意识蕴藏着更多对于自己的的怨恨和不满,并渴望得到发泄和补偿。这位爸爸愿意为家人牺牲一切,认为自己的动机完全是为家人着想,但在他的潜意识,真正目的却是为了维系美好的自我形象,而确立这一目的的动机正是出于对自己的怨恨和不满,而不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