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育是“赢得孩子”而非“赢了孩子”

      我们都知道,无论什么样的人,都喜欢得到别人的肯定、鼓励,甚至是夸赞。成人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呢?而站在我们成人的角度,就总觉得孩子做得这不对、那不好,给予孩子更多的也是批评而不是表扬。

        上周周四的例会,我们李校长带着我们全体老师一起观看了40多分钟的“樊登读书会”,让我受益匪浅。虽然,他是讲家庭教育的,但我觉得其实,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有一定的相通性的。其中,樊登说到,作为家长应该是“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这句话不仅是对父母,我觉得对老师也一样。我们应该赢得孩子的信任,而不是时时以老师的权威去压制学生,让学生怕我们。

      上周五下午,我校举行了第五期“好父母”家庭教育讲座,家长们也都是积极报名参加。今天上午第三节刚下课,米诺雅的妈妈过来找我了解米诺雅最近在校的情况,我就跟她聊了起来。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周五的家庭教育讲座,米诺雅妈妈说:“人家专家说,得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多夸夸孩子,我平常几乎都没夸过孩子,都是在批评孩子。听完讲座,我今后也得多夸夸孩子。”我说:“是啊,好孩子都是夸出来,无论什么样的孩子,学习好也好,坏也罢,只要用一双发现的眼睛去看待,这个孩子身上总会有闪光点。”一会儿又说到孩子的日记,她说:“孩子在家写日记从来不让我看。”我说:“这个你得尊重孩子,我在教室都向学生承诺了,家长会上我会告诉你的爸爸妈妈不让他们看你的日记,但你们每周还得交日记,而你们交的日记我也不会看你们的内容,我只检查你们完成的次数和质量。所以,你们做家长的也得学会尊重孩子的隐私。”我是这么答应学生的,也是这么做的。我告诉学生,如果你们有什么话想让老师知道,又不想当面说的,可以写张纸条夹在日记里。慢慢的,孩子们也觉得这个办法可行,这“小纸条”就成了我们的独特沟通方式,他们也可以放心大胆的交日记了。

        总之,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我们都应该学会尊重孩子,学会把他当成一个真正有自主选择权的人,这样孩子才会发现自己身上的价值,做事情才有自信,渐渐的我们也就“赢得孩子”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