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将创意讲的非常透彻的一本书,从创意的来源、方法、构成、生产流程、自我突破、障碍问题、内在原理、思维意识等综合阐述了创意之道。
B结构笔记:4问——1讲的啥2如何讲3讲的对吗4与我何干(复述录音或记录)
-输出导图
创意来自生活,具有艺术性的输出作品需要一定的方法。本书核心围绕创意金字塔展开。
首先要具备内观觉察的能力和意识(如何看),其次积累创意源泉来自,普世的社会价值观和个人动机,其次突破习性发现规律,再通过结构化的方法传达和表现智慧,最终形成从构想到执行层的作品。
创意源泉(心所积累,所看所感的一切,阿赖耶识,必须放下自我才有创意。纯净的觉察,空间扩大),
创意智慧,
创意屏障(三毒,经验、习性、动机)自动运作。
如何转化-世界观,如是观(看见事物原貌),因果观——逼问动机,看的能力,进入当下
如何看?学会放下自己,对自我的执着
方法的机器:结构,原理,作品,策略(结构就是秩序,看到事物的完整性,内在需求,精华外化结构 )
操作系统-施工:创意模式?活在一种 状态里,让人生中的任何遭遇、经验、情绪感受,都成为创意材料,在世间任何事物运行,都可能隐含创意秘密。开放性和交换性。
创意模式就是连接模式。找到自己神秘泉源,通过作品,大师能让观看的人同样连接到属于人类共同的泉源,也就是他自己取材的泉源。打通渠道,我们可以跟着进去。
C重点素材: 3层—— WWH&KTD(K书摘、关键词与导图、T感想与文章、D行动清单)
-K摘要、关键词
教育的迷失,忽视了教育的主体最重要的部分是“智慧”,而往往学习“方法”忽略本体而学习了附属品
创意的源泉,创意能量,来自内观不在外求
将心注入
放下才能看到,放下概念、自己就能穿透事物,看到原貌
偏见,我们其实大半辈子都在用既有的方式看世界
减少情绪才能看到更多可能性,才能纯净低看到事物。情绪阻挡着觉知。——吉美钦哲仁波切
创意就是连接和转化,潜意识和意识的连接,目的和方法的连接,个人和社会的连接,演出和观众的连接,以及一切连接后的化学反应。而连接的动机是内心最深处的愿望。
智慧能量——是一种觉知能力,洞察人事物的真正面目,以及期间的所有关系。
创意工作的深度——智慧看到万物的整体性,自然界一切相互的连接性
创意的源泉,不是培养而是发觉
巴赫十二平均率
-T感想心得-文章
创意可以直达内心,因为作品是最内心愿望的表达
每一处到达都是曾经生命的体验
每一个作品都是过去点滴灵感的蝶变
创意需要过去生活的经历,而大创意,改变和打动心灵的佳作,需要经历后的洞察沉淀,直指人心的“大道”
-D好行动清单
感受作品本身,放下功利思想,接受一切可能
理解创意原理,积累创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