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四,我们一家四口驱车前往山东,去参观早就神往的三孔景区和泰山。
上午的第一站是孔府,虽然天气寒冷,但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热情很高。
我们一边参观,一边听导游讲解,好多东西如果不是导游解说,还真是不知道。
孔府这座“圣府”,不是孔子的居住地,而是孔家后人世袭衍圣公居住的地方,始建于明朝,后来因为年久因为失火,也曾进行过几次修建修复。
大门正中上方的“圣府”匾额,相传为眀相严嵩手书,左右两侧的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为纪晓岚手书,寓意“财富无尽,文化通天”。
孔府内有一道独立的“重光门”,就像我们普通人家的照壁,没有与墙连接。门上有明世宗亲颁的“恩赐重光”匾额,这道门,平时是不开的,只有孔府大典、皇帝临幸、宣读诏旨等才打开。
据说,建国后这道门只打开过三次,一次是江泽民总书记到来,一次是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还有一次是孔府的台湾后人回来。
我们沿着中堂穿过去,一直到了后花园。然后从后门出去,随着人流涌向孔庙。
孔庙就是孔子庙,是孔子生前居住的地方,又叫夫子庙、至圣庙等,几经扩建,才成了今天的模样。
我们从孔庙的第一座石坊“金声玉振”坊开始,沿着中轴线往里走。
“金声”是击钟的声音,表示奏乐开始;“玉振”是击磬的声音,表示奏乐终止,赞颂孔子对文化的巨大贡献。
庙宇内印象最深的里面陈列着大量的碑碣石刻,数量之多仅次于西安碑林,当然也不乏许多碑刻珍品。
最大的一块石碑是清康熙时所立,碑身重35吨,加上下面驮碑的赑屃和水盘,约重65吨。
这块石碑是从北京运过来的,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安然运到千里之外的曲阜,实属不易。
其次就是庙宇内的古树葱郁,好多都是历经几百年。其中大成殿前的两棵栽种于汉代的古树历史最为悠久。
杏坛是孔子当年讲学的地方,我原以为当年孔子讲学的杏坛就是在一棵大树下,来到这里才发现,原来是一座亭子。黄瓦朱栏,雕梁画栋,再饰以精美彩绘。
据说是亭子是后来起的,旁边有几株杏树,因为是冬天也没看到杏花。
亭子下面有一排一排的座椅,虽说一看就知道是今人布置的,但仍让人忍不住想象这样的画面:夫子端坐坛上或侃侃而谈,或弦歌鼓琴,下面一众学子围坐一圈,或侧耳倾听,或捧书而读。
中轴线最里面是大成殿,大成殿是孔庙的主殿,和故宫的太和殿、岱庙的宋天贶殿并称为东方三大殿。
“大成”是孟子对孔子的评价,意喻集大成者,赞颂孔子达到了集古圣先贤之大成的境界。“大成殿”三个字为清雍正皇帝手书。
殿内供奉着孔子和四配、十二哲。大殿建于两层台基上,前面连着露台。露台是祭祀时歌舞行礼的场所。现在每逢孔子诞辰日都要表演祭祀乐舞——八佾舞。
此外,通过导游的讲解,我们还知道了“勾心斗角”的由来等。
孔庙里的故事还有很多,孔庙的文化更是深厚,仓促之游,并不能悉知。
文化游不是来过就算了,更重要的是接受洗礼后思想和行动上的改变。
山东之行,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