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之所以把衣钵传给六祖慧能,是因为慧能请人在墙上写了一首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严格的说,这首诗并不是慧能的原创,而是根据神秀的一首诗,唱了一下反调,神秀的诗是: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后世就有人觉得很奇怪,五祖凭什么因为慧能写了一首唱反调的诗,就把衣钵传给了他。
要搞明白这其中的缘由,我们要搞明白两个问题:
1、大乘佛教修行的本质是什么?
2、慧能大师了不起在什么地方?
1、大乘佛教修行的本质是什么?
要搞明白大乘佛教的修行的本质是什么,我们需要借助下面这张图:
上面这张图是“完整的人”的结构图。
“完整的人”并不是只有我们感官能感觉到的肉体,肉体只是“完整的人”的最外面一层是人体,在肉体的后面还存在着两层人体。
我们在现实世界里找不到另外两层人体,因为那两层人体存在于,与这个世界相互重叠的另外世界中。
也就是说“完整的人”存在着三层人体、三层意识,这也就是慧能大师后来讲法的时候,所讲的“三身四智”。
大乘佛教修行的本质是“明心见性”,也就是直接强化上图右边最里面一层的意识与真心,最里面一层意识,在佛教中有很多的名称:如来藏、真如自性、圆成实性。
人的这三层意识,对自己的“自我意识”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从外到里的第一、二层意识都有“我”的感觉、感受,而最里面第三层意识的“自我意识”是超越“我”的另外一种感受。
所以,第三层意识真的觉醒了以后,是一种“无我”的感觉,是另外一种“全新的自我”感受。
2、慧能大师了不起在什么地方?
慧能大师是人类几千年中极其罕见的,天生就能够从第一层意识跳转到最里面第三层意识的人,也就是说,慧能大师在看到神秀那首诗的时候,他已经能感觉到自己第三层意识的感受。
有了慧能大师这样感受的人,看到神秀的诗的时候,马上就会明白,神秀那首诗所描述的,是神秀中间第二层人体与意识的感受。
于是,慧能大师就借着神秀的诗,表达了他对自己第三层意识的感受——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而五祖弘忍大师也是一个第三层意识觉醒了的人,所以,他一看到慧能的诗,就马上明白,这个题诗的人第三层意识也已经觉醒了,于是,他就把衣钵传给了慧能,慧能大师就成为了禅宗的六祖。
「源头甲骨文」是记载「重叠结构世界」原理,以及在「重叠结构世界」中的人进行「心智系统转换」练习的方法的特种图示。
用「源头甲骨文」能够帮助我们彻底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用「源头甲骨文」字义解读《郭店楚简·老子甲》的电子书:发现《老子真经》——从人类文明整体进程解读《郭店楚简·老子甲》(上篇)已经出版,上架书名:老子真经。
有兴趣的网友可在当当云阅读、kindle、掌阅、百度阅读、京东读书中搜“老子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