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年前一个寒冷的冬天,在四川南部一个偏僻的农村,我来到了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当时家里很穷,一大家子人常常在为解决温饱问题而焦头烂额,父亲是家中的长子,带着两个叔叔,一直过着困顿的日子。父亲年少时读书很有天赋,却因为家庭成份的原因,刚念农中就辍学在家。
从刚能记事的时候起,印象中的父亲常常在闲暇时拿着一本闲书在看,而那时候大我两岁的哥哥已经上小学一年级,哥哥很聪明,常常在家里把我当作他的学生,和我玩游戏,就在哥哥耳濡目染下,看着书上美丽的插图,听着哥哥大声的朗读,我渐渐地对读书有了兴趣,常常缠着大哥给我讲故事和教我做算术题。 就这样,刚满过6岁,还没上过幼儿园的我就缠着要去学校。可那时距离我家比较近的一所村小没有那个年级,只得去离家很远的地方试试运气,父亲带着我到学校报名,那时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丛丛翠竹掩映着三间瓦房。由于岁数不到,离家又远,虽然老师和我们是本家,但还是拒绝收我。最后,经过父亲的一番软磨硬缠,最后保证我是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老师这才勉强答应收下我。 还好,我还算争气,没有给父亲丢脸,成绩一直还过得去,也觉得很轻松。大概在三、四年级的时候我第一次接触了课外书——一本本黑白版的小人书,什么《杨家将》、《岳家将》《呼家将》我和班上的同学硬是想尽了一切办法得以看完,之后又看了《三国演义》、《西游记》和一些革命和武侠题材的小人书,那时候常常在精彩的故事情节里面,如痴如醉,急于希望自己也能成为小人书中的英雄一般勇猛,常常组织同学们舞枪弄棍,殃及学校周围的庄稼,教室旁的翠竹,树林里的蘑菇……
小学毕业了,在大哥的影响下我也考取了他所在的那所区重点中学,衣着破烂的我像大哥一样每周走大约30里的青石板路,怀揣着不知是我的还是爸爸的梦想,背着重重的一袋米和几块钱零钞走进在当时的我看来繁华的不得了的区上。耳闻目睹班上的家境和优秀之处,我原本在村子里学校里的那种小资情调荡然无存,我像一直泄气的皮球,实实在地感觉自己底人一等。但还是有值得欣慰的地方——学校里有一个阅览室,这里就成了我一个封闭自己的地方,在那里我看到了《科技博览》知道这个地球之外说不定还有外星人的存在;在那里我知道了有一种爱好叫做文学;知道了外面的世界和书里的世界原来真是那么丰富多彩……还有值得宽慰自己的地方——遇到了一个值得我感恩一生的语文老师,老师姓郑,穿着很土,却在硕大的一个学校里是出了名的严,而且在语文方面造诣高,使我一方面能够安静的学习,成绩渐渐好起来,才不至于像刚来时那么自卑;另一方面让我了解了文字,爱上了语文,也知道了唐诗宋词,陆陆续续读了一些毛泽东的诗词。在课外我和其他同学一样迷上了金庸的武侠小说,什么《书剑恩仇录》、《雪山飞狐》,到后来把“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剑”系列14部小说全部看完,至今还记得里面“碧云天,黄花地,白雁南飞”的词句,在初三的时候我写了自己生平第一篇有印象的文章,我在里面引用了一句“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从那时我渐渐觉得文字是有魔力的。
就这样,初中毕业的时候貌不惊人的我居然考了全校第一名。为此,我第一次感觉自己不再那么萎靡不振,可以扬眉吐气一次了。但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的我很快又发现自己又变回丑小鸭了,因为我到了一所更大的城市——宜宾去就读师范了。坦白说迈进师范那会儿,我还不知道自己将来会怎样,我看着这个光怪陆离的城市,摸着自己口袋里的零钞,我再次陷入深深地自卑中。还得感谢学校图书馆里的书籍,让我忘却了这些不愉快,在《家》、《春》、《秋》的世界里,我常常激情澎湃的认为自己是觉慧的影子,又觉得鸣凤的命运太凄惨了;在路遥《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让我明白了:要想有所成就,必定会经过一些痛苦的波折和考验的;而高尔基的《我的大学》是我生平自己掏钱买的第一本书,那本书我一连看了六遍,还在上面作了密密麻麻的勾画,许多里面的段落还耳熟能详。直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里面有这么一句:“我并不期待别人的帮助和偶然的幸运,我发现自己越发坚强起来了……”现在回想起来,师范三年,给我最大的帮助是让我喜欢上了阅读。
很快第一次拿了工资,虽然是在一个极其偏僻的村小上班。那时内心狂喜,觉得自己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于是学会了酗酒、赌博。但三年之后,我又感觉生活中缺少了很多东西,出身低微,没有贵人相助,又没有许多拿得出手的东西,想要实现当初那些伟大的梦想看来没可能了。一个清冷的早晨,走近教室,看见门口的花坛里一棵光秃秃的树干上居然开满了满树香气四溢的栀子花,我凑过去闻了闻,这才发现不知不觉中有几滴冰凉的泪滴在我脸颊上流淌,我欣然顿悟:“我要做得比植物更好,不管怎样,我要开花!”慢慢地我开始变了,我开始把自己掩埋在古代和现代的故纸堆里里,读了许多关于文学的书籍,也写了许许多多的随笔和不知道算不算诗歌的短句子,也顺利拿到了汉语言文学自考专科毕业证。
再后来,我换到了现在所在的乡镇中心校,因为喜欢阅读,也喜欢写写划划,我开始用心起来,交好运一连串的好运:有论文在各级获奖,学生的成绩也渐渐开始优异起来,也有姑娘开始垂青于我了。我有了生平的第一个梦想:我要做这个地方最优秀的小学语文老师,于是我一次又一次地去新接别人不愿接手的班级,直到有一天我觉得要做好教书这个工作也是一个很简单的事了,那时候又由于种种原因,感觉自己无用武之地,我又开始迷茫和自卑了。这时候,很感谢一个人救了我,他的名字叫余华,因为他写了一本书名字叫《活着》,记得在那个漆黑的夜晚一个人盯着一闪一闪的电脑屏幕,一边情绪激昂,一边眼泪在不停地流淌,读到最后,富贵看着自己身边的一无所有还是毅然决然地坚强生活下去,我已经泪如滂沱了……
又过了几年,我依然那么坚持不懈的努力工作,在一次偶然的培训讲座上,老师讲自己“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又讲他和自己学生一起阅读的故事,我受益匪浅。从那以后。我开始在班上陆陆续续地买了一些书,我和孩子们一起拿起《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爱的教育》开始阅读起来,慢慢地我和孩子们都变得更文静了,而我们也成立了班级图书角,杨红樱、曹文轩、郑渊洁、沈石溪开始成为我和孩子们时常交流的重点,我和孩子们 一起阅读,一起写了许多心得和读后感,我们一起幸福着,我感觉自己又过了一次全新的童年。几年下来,孩子们换了一茬又一茬,但班级图书角里的书却越来越多,而借书与还书的时光也成了我和在我身边以及不在我身边的孩子最值得回忆和最幸福的时段了。慢慢地,儿子大了,我也带着他一起阅读,《爷爷一定有办法》、《猜猜我有多爱你》、《小黑鱼》等等绘本放在了我们家的床头,陪伴我和儿子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
感谢书籍,也感谢让我爱上阅读的那些人、那些书和那些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