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逸专栏白话解读2017.5.11

1、你真的认同“多元化”吗?或,你真的以为当今世界是“多元化”的吗?

熊老师今天课程的潜台词是:呵呵。呵呵。

任何一个社会,最自然的发展趋向总是价值一元化、行为规范标准化。

把“虚伪”(俗称“装”)活成基因,是一种能力,同时也是社会价值取向的需要。

八卦一下:才女林徽因(lifelong fans:徐志摩、金岳霖)去世后,梁思成续弦,过了一段日子,梁深深感慨道:原来婚姻还可以这样轻松!——可见,“装”了一辈子的林大美女,不仅自己累,且让梁先生也跟着累坏了。

2、悲剧可以分出层级。

以下引用王国维先生关于悲剧的三重境界,便于理解熊老师课程第二段。

(1)、故事里有个坏人。他老做坏事,不断制造悲剧。

(2)、天命。像项羽那样的悲剧。不是项羽不够力,他武功盖世智勇双全每战必胜,但失败却天注定。最后乌江自刎,都在说“是天要亡我”。

(3)、没有坏人没有天命。甚至所有人都是不太有坏心眼的好人,但就是这些不坏的人,这所有人构成的格局却造成一个绝对无法挽回的悲剧,像《红楼梦》。

第一种悲剧,你可以怨恨那个制造悲剧的卑劣的坏蛋;

第二种悲剧,你可以怨天怨地,指着那苍天骂“瞎了眼的贼老天”;

但是第三种呢?你可以去怨谁?恨谁?有的只是无限的悲哀与无奈,有的只是一声长叹……怨叹呐……怨叹呐……

3、谁是真正的“局外人”?

默尔索是“局外人”——人人都伪装,他不想装,真的活得太真诚了。

加缪是“局外人”——作为小说的作者,他以旁观者的视角来看小说里的社会。

我们是“局外人”——对小说《局外人》有这样或那样的看法。

4、谁是真正的“局内人”?

“礼”的维护者。——他们,在高度一致地维护着社会的基础伦理,所以,默尔索才会遭到舆论的一致谴责,以及陪审团的一致表决。

他们错了吗?——如果站在社群主义的价值立场,很难说他们做错了什么。

5、今日思考:今天已经周四了,我竟然还一直没有谈过“三礼”当中的《周礼》,真有点不像话啊。不过,真的很奇怪啊:谈了这么多天的礼学,就算剐蹭也该剐蹭到《周礼》一下,为什么它就是一直没露面呢?这个问题是值得留给你思考的。(答案仅供参考)

答:借用今天薛老师讲的内容:哈佛大学有两门公开课最受欢迎。一门是桑德尔讲道德公正的课。另外一门是经济学家曼昆讲的入门经济学——基础经济学。他们两个的思维角度非常不一样,他们在校园里面碰到,有时候还会互相抬杠。

如果你是曼昆的拥趸,还需要知道他们抬杠的具体内容,才能做出判断吗?!

说白了,抬杠的具体内容,无需露面。

再说白一点吧,你顶头上司的老婆找你办点私事,需要顶头上司露面吗。

6、课代表安利。——隔壁熊太行老师今天的内容也很契合,题目是:为什么思想可以特立独行,生活方式最好随大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