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害怕落笔过于浅薄,又担心时间的流逝让时光找不到痕迹,所以想重新开始写点东西,记录下最近的生活。
昨天傍晚在昏睡中迎来了夜晚,时间仿佛直接按下了快进键一般,匆匆地告别了白天。
因为身体的不适在床上度过了一整天的时间,在我的生活里是少数的体验,周天的记忆被黑暗混沌的睡眠时间给充斥着,让我感到被孤独包围。
在这种“头上顶着乌云”的时间里,我会尽可能少与别人说话,害怕自己莫名而来的烦闷情绪会传递给其他人,所以在这些孤独的时刻,我会选择自己一个人安静地看会书,或是看一部电影。
《诺丁山》,当我在想看的列表中看见它的时候,便觉得它的宣传海报非常神奇,画面的右侧站着一个男人,而在他旁边一幅巨大的荧幕几乎占据了整个画面,荧幕上映着一位女士。一般我们看一幅画面,首先看到的便是最大最亮的元素,但这次首先映入眼帘的却是站在一旁的那个男人,至此我便决定了今晚的影单。
与之前看过的诸如《爱在三部曲》、《begin again》、《K歌情人》等爱情电影不同,《诺丁山》完全颠覆了人们对于“感情应该门当户对”的认知,采用“家喻户晓的当红女影星爱上平凡男人”这一看似是现在网络上的爽文小说一般的剧情来展开,但却不会让人感到那种速食文学的浅显。
虽然剧情一开始确实表现出一种让我觉得“梦寐以求的爱情会不会也突然发生在我身上”的美好。
但随着那种羞涩的,欲言又止的,恰到好处的氛围感继续深入,随之而来的竟是男主得知自己原以为美妙绝伦的爱情其实只是别人生命中的一个小插曲——原来她早有恋人,从这一幕开始,原以为甜蜜的剧情在我心里便开始蒙上一层忧愁。
我不想过多的去回顾整部电影的完整剧情,只借着经典电影的后劲记录下自己的想法。这部电影给我最深的感触,在于男主整个感情中的心路历程。
在剧情发展的过程中男主由于身份的平凡,一直给我的感觉就是处在感情中的被动一方,努力着,等待着,期待着。
这就好像在感情当中,总会有一方或是双方会觉得对方太过于优秀,自己可能配不上对方,所以不自觉将自己放在了较低的位置,或许女主的这一明星光环,放在我们普通人的感情中,是否是一种对于恋人的心理映射呢?
而正是这种在自我意识里对于另一半或是爱慕对象的差距感,往往会让自己陷入精神内耗中,在患得患失里让关系变得疏远和奇怪。
在这场看似遥不可及的邂逅里,男主幽默风趣却不浮于表面的性格令我印象深刻,深得好感。在经历了种种挫折、失望、误解之后,他仍然坚持着对女主保持那种初见的真诚和耐心。或许正是像男主这样的能够真诚勇敢且坦率迎接光芒的态度,打动了对方。
而环顾当下眼见或是听闻的追求,大多没有长久坚持的毅力,失败后便匆匆寻找下一个。
比起“我永远/一直爱你”这句耳熟能详的告白词来说,“我总是爱你”或许显得更加动人。
因为“永远” “一直”这类的词语,好像一开始就已经限定了时间——一望无际的将来,让人听起来虚无缥缈。而“总是”,更像一种时刻陪伴在身边的感觉。
这部影片令我意犹未尽的地方还在于它镜头语言的惊艳。
其中一段是男主女主在参加完家庭聚餐后漫步街头,女主先翻过一座私人花园,在铁门的后面背对着等待男主,这一镜头里,女主眼睛里有着只在恋人眼中才会闪耀着的光芒,这一整段的画面都十分令人心动。
另外一段是在女主在男主家度过一夜却因暴露行踪被狗仔队跟踪而离开后,两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再联系。
在这一段时间中,电影通过一段长达90s的对男主漫步在诺丁山街头一年四季的转场画面的记录,来表现一年光阴的流逝,让我张大着嘴,独自惊叹。
影片最后在“含泪”见证了两人的幸福之下,我那原本孤零零的心渐渐在这个过程中有了一种被温暖的感觉,这大概就是一部经典作品能够带给人的力量。
最近好久好久都没有静下心来写过东西了,每天的生活被游戏充斥,上班是关于游戏,下班之后也会因为疲惫和生活烦恼而无心去做费脑子的事情,更不必说看书写东西。
但这半年来越发感觉内心的空虚,一种缺少与自我对话、内心匮乏的自卑感常常在郁闷之时袭来,也时常因为许多事情感到不开心,会容易把一些事情想得很糟,结果把自己也过得乱糟糟的。
希望以后能多花花时间和自己聊聊天,多记录一些让自己读起来会很开心的文字。
今天在翻笔记的时候发现了一句很喜欢的话,配上今天的电影主题做个结尾吧。
“别着急 你先去看那你的电影 我也去看我的书 总有一天 我们会窝在一起 读同一本书 看同一部电影。”
致生活,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