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到“小学问”的一个知识概念非常得受到启发,而且类似的这种现象在社会中以及我们的生活中发生概率非常高,很值得深入思考和总结。这个知识概念是“谴责受害者”。
谴责受害者:当不幸事件发生后,人们拿着放大镜努力去检讨受害人的心态,就是所谓的谴责受害者。
而我们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态呢?难道人性就是这样恶,喜欢对受害者落井下石?
其实这种心态是来自于我们的恐惧,是因为人类太需要安全感了,而我们寻求安全感的方式有时来源于自我欺骗。
我们先来看两个故事:
一位认知心理学博士有一天推着刚满周岁的女儿在公园里散步,当在长椅上休息时身旁有位年轻的女性带着羡慕又忧伤的眼神看着她女儿,并讲述了她自己的故事。这位年轻女性曾经也有个可爱的孩子,可在2岁多的时候因为生病而夭折。在讲述如何失去孩子的过程中,认知心理学博士的内心冒出“一定是因为你疏于照顾才造成了孩子的夭折”的想法,而且这个想法越来越强烈。分析其中的原因:这个故事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同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这种感觉太恐怖了。恐怖到即使你一辈子都在研究相关的心理,但事到临头你依然会用攻击对方的方式来告诉自己,“放心,这不会发生在我身上”
另外在新闻中你看到一则令人感到十分痛苦的新闻。有个年轻女子在回家的路上受到侵犯,这个时候很多民众会有怀疑的声音,比如女孩子为什么那么晚要一个人在外面走?或者女孩子是不是穿的太暴露了?等等。通过这样的新闻你了解到,社会上存在一些暴徒,他们会把独行的女性拖入小树林施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你本人,或者你的朋友、家人都可能会在某一天遭遇这样的不幸,这让你的内心非常没有安全感。于是,你拒绝相信社会上存在这些暴徒,一定是受害人做错了什么才会成为暴徒下手的对象。如此一来,你本人和你的朋友亲戚,就变成了和受害人不同的群体,于是,你又重新建立了所谓的安全感。你内心的错觉认为,只要我(或者我的朋友亲戚)没有衣着暴露,也没有夜不归宿,就不会遇上被强奸这样的事情。
从上面两个故事来分析,我们了解到人类的情绪,尤其是愤怒、生气等不良情绪,需要一个确切的对象来发泄,就是我们常说的“迁怒”。当有了这个迁怒对象的时候,生气的感觉就会降低。以此来得到一些安全感。
现在社会上婚外情、出轨、小三介入等家庭婚姻矛盾越来越多,在成千上万的例子中往往受谴责的并不是过错方(男性居多),而是受害者(被出轨方;女性居多),其中谴责受害者最积极、最热烈的人往往是女性,包括出轨男人的妈妈(婆婆)。谴责的理由:女人全职无收入、女人没有做好自我管理、女人没有照顾好家庭、女人太啰嗦等等,所以男人才会到外面去找女人。大家有没有看出其中强盗的逻辑关系吗?
仔细分析那些谴责被出轨方的人心态:她们的内心是非常恐惧的,已婚和未婚的女人怕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阿姨妈妈们怕怕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女儿或者亲戚的女儿身上。而那些婆婆们呢,你深入探究一下她们在年轻的时候,基本都是有类似不幸遭遇的,要不就是也遭遇过出轨,要不就是有过不公平待遇。从你们身上她得到了安慰同时得到了安全感,终于不是只有她遭遇这样的事情了。
今天学习了“谴责受害者”心态这个概念后,一切都能解释了。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安全感,当悲剧越严重,越有可能发生在我身上的时候,那我们越是容易去谴责受害者,找到与受害者的差异,来得到一些安全感,哪怕是廉价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