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天前朋友分享了精神分析微课给我,今天听了第一讲,他是把一个孩子的心理与父母喂养的相关性,提到了令人惊叹的高度。父母怎样喂养孩子,对孩子的性格形成,性格的成因,或者对他的命运都有很高的相关度。精神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怎样去对待他,才更有利于孩子心理健康成长。孩子的记忆可以帮助我们透过行为来了解孩子背后的动因,为我们了解人性提供了更大的视角。
婴儿的感觉
一婴儿是感觉的高手,它有着敏锐的感觉能力,比如它会感觉出母乳与奶粉的差别,而抵制奶粉,或者不同品牌的奶粉,它也可以感知其中的不同,而表现出它的喜好。二婴儿是通过感觉来感知世界的意义的,它感觉好,世界就好,它感觉不好,世界就不好,它声嘶力竭的哭都没换来喂养人的关注,那它会认为自己是被抛弃的,被世界抛弃的。三,婴儿的感觉记忆深刻,而且所有的感觉都储存在它的记忆库里面,成为它将来性格中的一部分。年龄越小记忆越深刻。它越是不会表达时,所受到的创伤越是不能愈合。长大成人后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越大。老师所举的例子听的我毛骨悚然,让我再也不敢轻视婴幼儿的感觉,它的需要。老师的一个观点就是两岁以内的婴儿是宠不坏的。情感上的需要要去满足它。接下来在生活中我要去践行。
最近自己忙于学习,看手机的时间多了,看到我看手机而不关注他,就很着急,不停的喊我,让我关注他,有时还把脑袋凑到我跟前,而我却让他等我再等我。早上很着视频做操的时候,他把我手机拿走了,我的负性情绪就来了,有喊他,现在回想起来有些后悔,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我不能错过他的成长,自己学习的初心,不就是完善自己,培养孩子嘛,要把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践行。共勉!
二,孩子的问题大部分是家长的问题,每听一讲都让我感觉好恐怖,自己平时完全不经意的一些动作和行为,小到一个眼神都会对孩子有莫大的影响,老师主要讲的是大人的不正当做法对孩子的影响和伤害,家庭氛围不和谐,小孩儿就可能会用不停的生病来反抗,恐惧可能降低孩子的免疫力,父母的情绪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联系自身,最近泽泽的脾气有些大,动不动就爱哭鼻子,是我最近变的比较消极了吗?确实这两天,老公上班了,自己在家带泽泽,学习,锻炼兼顾的有些不太好,再加上晚上总是休息不好,头疼,心情受到了影响,泽泽昨天晚上也是哭闹了好一会,之前泽泽都是一睡一整夜的,看来我需要调整一下我自己的心态,给泽泽营造一个和谐轻松愉悦,积极的家庭氛围。加油吧!牛牛,都好好起来的!
三,心理发展是按照一定顺序的。孩子在三岁之前需要发展三种心理素质,第一,价值感。我是好的,我是有用的,我是有价值的。二,是安全感,自己的生活及周围环境是安全的,我不会被抛弃,我的衣食住行及身体的安全,都是有保障的。三,信任感。对父母或抚养人的信任感。如果一个孩子经常被威胁说你再怎样我就不要你了,你怎么那么难养呀!我都快累死了。这样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也没有安全感,父母有可能会抛弃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