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你得有力量才能活得内向

内向,形容词,原本是中性的概念,如今偏贬义,被认为不合群,缺乏竞争力和上进心,需要把它转变为外向。其实在我看来大可不必如此,不过在今天的社会里要做个内向的人并不容易。


内向:


我跟得到大学的同学说,我小时候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不敢当中讲话,不敢主动跟陌生人打招呼,不敢跟女孩说话····瞬间我就只能看到他们的眼白了。


我现在是一个不那么内向的人,在小组中我是那种主动没事找事的人,我会尽量活跃气氛,寻找人群人没有参加的人,不让他们有被忽视的感觉。

因为在许多年前,我就是热闹人群中孤独的一角。


侄子侄女们,我的内向并没有转到外向,我还是会悲观,会逃避,会避开他人的目光。

虽然我跟你们在一起的时光并不多,但你们的性格我可以略知一二,


在你们那个年纪,我是内向的,所以我非常抵触外向的行为,我觉得那是哗众取宠,我是骄傲的,我始终相信我是一个被埋没的主角,我的光环只是在充电罢了,

同样的, 身边那些外向的同学也觉得我是怪异的,不合群的,我对他们抱有敌意,他们不屑主动接近我,他们每天有无数的话可以和其他人说,无时无刻都在人群中“左拥右簇”,


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只会迎来你们的叛逆,反抗是每个青春期孩子的使命,


今天我要给你们的第一个建议:


不要对抗性格,

你们肯定尝试过用相反的性格去生活,结果可能不尽如人意,身边的朋友也会第一时间觉得到你的异常,

用你们最舒服的方式去修炼自己的技能,因为这样你不会浪费精力去适应环境,事半功倍,


第二个:

酒香也怕巷子深

我不止一次幻想,我可以突然间拥有超能力,然后突然显圣,让曾经那些瞧不上我的人,惊掉下巴。


”突然显圣“这是重点,我们一定是做了什么事情,让其他人看见了我,

让他人看见,这是一个人存在的痕迹,而在心理学中,被他人看见是所有人内心的需求。


这也是为什么外向的人更容易被记住,外向的人更加有安全观,因为他们既满足了内在需求,也展示了外在特点。


多说一嘴:

外向的人有天然的优势被看见,内向的人也有天然的优势可以足够精专的打磨自己。

大家追求的伤害不一样,一个散弹枪,一个狙击枪,

人是贪婪的,总喜欢用自己的缺点个他人的优点比较,妄想着如果我全都有我会怎么样,这么比较的结果常常是自我的放弃,我觉得距离太遥远,选择躺平了。

应试教育告诉你们不能有短板,至少所有学科都及格,才能到达升学的分数线,

可我想告诉你们,平衡这件事是贪婪的,贪婪是一种原罪,


木桶理论不在是补齐短板,而是尽可能的延长自己的长版,

让你们熠熠生辉的,绝对你们比其他强的那么一点点,而不是一个站在人群里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的人。平庸成为一个贬义词。


在于他人比较中,我们会发现自己越来越多的不如人处,相貌、身材、家境、书法、嗓音、肤色、手指长度、腿的粗细、眉毛的稀疏·····

与其陷入这无穷的比较中,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人来追赶我的步伐。

最好的防守不就是进攻吗?

致我即将步入大学的侄子侄女们,请你们相信我说的每一句都是错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