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并不是要抨击一些父母自私的表现,虽然确实存在此类现象,但不作为本文讨论的范围。
标题的论点是基于道金斯著名的“自私的基因”理论和近年来开放并盛行的“二胎政策”而讨论的生物学上“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听起来有些复杂,但一旦加以思考,就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当然,也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
在道金斯《自私的基因》一书中,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观点,即基因的基本特性就是“自私”。道金斯认为,基因为达到生存目的会不择手段。人类只是基因实现复制的一个工具。表面看来,人类作为社会和文明的主宰,处在绝对主导的地位,控制着文明和进化的方向,其实,基因才是大“BOSS”。
比如,很多在人类看起来是“美德”的利他行为,只不过是基因为了更好实现自我复制的一个“自私”的行为。动物照料它的后代,是为了完成自身的复制,从而使其自身得以生存。公螳螂在交配后情愿被母螳螂吃掉,是出于为自己的基因得以复制提供更好的营养保障,根本不是人们宣扬的“父爱”。基因唯一感兴趣的就是不断重复地拷贝自身,以便在进化过程中争取最大限度地生存和扩张。所以一切生命的繁殖演化和进化的关键最终都归结于基因的“自私”。
再用这个理论看人类世界,“母爱”最初也是为了保障自己脆弱的幼崽能够生存,从而让基因得以生存的“功利行为”。这并不是质疑母爱的动机,从个体上讲,母亲对于孩子的爱的确是发自内心的,无私的情感。但从整个生物进化的角度,这是基因“自私”的表现。
再说到近年来“二胎”现象。自从“二胎”政策开放以来,许多人就加入了“追生”的大军,不乏40多岁的大龄女性冒着身体上的风险也要“完成使命”。而另一方面,主张“丁克”的家庭则收到了更多的责难和舆论压力。
如果从道金斯的观点看二胎现象,人们普遍颂扬的“追生”现象反而是受制于基因的表现,丁克一族倒是体现了更好的进化层次,是摆脱了基因控制的种群。
这并不是在赞扬“丁克”一族,更不是抨击“二胎”现象。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一个进化的体现。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再像过去那样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的今天,人们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的动机越来越大于对物质的追求,“好死不如赖活着”前提不存在了,人们不仅不再受死亡的威胁,而且还能“好活着”。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生物的进化是基于不断基因突变,从而优胜劣汰,不断进化到更高形态的过程。所以,那些主张不生孩子的基因,也许就是“繁衍是人类的天性”这一基因中发生突变的结果。
那么又有一个问题出现了,如果这代表了进化的趋势,那么未来人类岂不是越来越少繁衍,渐渐的灭绝了吗?
但随着人们的意志、精神从单纯的繁衍,转移到更丰富的其他活动和载体上,比如,对艺术,音乐,精神世界的追求,也许未来会诞生新的物种。也许大脑作为一个独立的物种演化成其他形态呢?
也许你觉得很荒谬,但纵观生物发展的历程,越是高级生物,大脑的占比就越大,也许恐龙也无法想象几千万年后,会出现人类这个“大头怪”。就像我们从直觉上也无法相信自己是猴子演变来的。
—————胡思乱想的分割线————
今天咖啡厅闲坐,对面的座位上先后坐了两对母女。看着她们温馨的互动,脑中突然出现了这个观点。感慨于母爱的背后是基因的“窃笑”。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突发奇想,也许经不起推敲。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