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一位新朋友林瑶的投稿,她的文字,触动了我久远的记忆。
林瑶是一个爱生活,爱安静,爱文字,爱阅读的女孩,平时喜欢看一些个人心灵成长类、理财和管理类书籍,也会利用闲散的火车旅途写下一些个人思考感悟。第一次通过阅读《断舍离》了解了有关整理术的知识,但是并未身体力行去感知。此次经历,希望是在整理术学习上的一个开端。
林瑶写到她8岁时受到父亲苛责被迫扔掉了很多私人物品,这件事造成她对整理长久的怨恨,直到最近才慢慢化解阴影。这让我想起15岁在高一时,父亲发现我平时藏在床下的一箱书,里面有我收集了5年多的童话、青年文摘、卡通漫画等等宝贝。可他觉得我不顾学习、不务正业,十分气愤。隔天趁我不在的时候,一口气都拿去卖废品,把我曾经爱不释手的书换成了2块钱。那次事打击了我从小爱学习、爱阅读的心,再加上父亲对我一直只有否定,没有肯定,只要求结果,又不提供任何过程教育,在冰冷的压力下,我失去了对事物仅剩的最后一点热爱。从此学习不再上心,不再喜欢买书也不爱阅读,收到新的教科书也不再细心的包书皮,对每一件东西不再爱惜,还养成了随手乱扔、乱摔,不在意生活品质,不在乎自身形象等等一系列连锁习惯。整个人进入了自我放弃的状态,从高中持续到大学、上班,负面影响持续将近14年之久。
《欢乐颂》中说:一个人的家庭就是一个人的宿命。我认同这句话,家庭成长环境会影响一个人对自己和世界的认知。我们只有接受过去受到的任何影响,原谅所有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也原谅自己曾经伤害过的人和物。给自己一些时间,从生活中领悟,你到底要的是什么。
林瑶的投稿
一个背包,一个行李箱,一张火车票,一段火车旅途,一个新的陌生的地方,看过塞北的雪花,看过塞外的日落,领略过西北的黄土蔼蔼,也见识过江南的青山碧水。踏遍着祖国的大好河山,但心系工作,在旅游的悠闲和工作的紧张中,时间的车轮转了一圈又一圈。频繁的出差,让我忘记自己有些什么,生活中缺些什么,自己还需要些什么,一切都是如此散漫和凌乱,直到这个端午假,一小段时间的整理工作,让我对自己、对周围事物都有了一些新的认知。
经常是这样:需要的东西,半天都找不到,四处翻找时,大脑处于迷糊状态,想不起来当初放在何处。由于急需,只能重新再次购买,等购买回来之后才发现,之前翻箱倒柜都未找到的东西又奇迹般的出现了。重复购置东西,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费。出差每个城市,我都会拿出手机,拍很多照片,记录下每个城市最真的映像。每次拍完之后都只是让它们静静躺在手机里,直到手机自动提醒:内存空间不足,才会懒懒的象征性的删几张照片,平时也不会对这些照片进行归类整理。一直这样闲散的生活,让我对整理的重要性毫无感知。
乱,似乎已成为我生活中象征性的字符。待处理邮件一封一封的压在邮箱,待查看通知压了一天又一天,待跟踪报告一篇又一篇,当东西多了的时候,就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不知从何做起,也完全摸不清方向,继而陷入了一阵又一阵的迷茫。我明明就有很多事情,但是我真的不知道哪个重要,该先解决哪个,时间很多,但我未处理的东西也越来越很多,真不知道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的生活在这种乱和迷茫的状态中不痛不痒的持续着。这次出差深圳,好朋友的一番话引发了我的思考。那是一个暴热的下午,火辣辣的太阳光炙烤着大地,空气中弥漫热的气息,人裹在空气中俨然置身于一个蒸笼里,好不舒服。拜访完公司客户,我一股脑儿就钻进好朋友家,那是个10平米,虽小并不显得拥挤的温馨小窝。好朋友为我准备了很丰盛的晚餐,一个小房间,一桌盛宴,温暖备至。好久不见,有很多故事互相分享,闲聊时好朋友问我:“你觉得我的房间拥挤吗?”“不觉得啊,挺整洁的。”我说。“那是因为我经常清理”,她接着说,“我的房间面积太小,如果把什么东西都留下的话,空间严重不足”,“其实,过去的东西该清理的就要及时清理,这样才能为未来的东西腾出空间,你看看你留了多少过去不用的东西?”好朋友边翻着我的小背包,边说。对啊,我留下了多少过去的东西?貌似东西都是过去的,现在一直没有再拥有。那我有清理过吗?从来没有过。那将来的东西来了有空间吗?我一直没有想过将来会有新的东西到来。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朋友的一番话可谓是醍醐灌顶,直击内心。我决定开始整理一次我的生活,从整理我的物品开始。说真的,第一次面对这么一大堆杂乱无章的东西,我有点不知所措了。那些东西似乎在对我说,主人啊,你终于舍得抽空看我一眼了,你终于不再是因为找东西而把我翻了个遍了?是啊,对于这些物品,我有点愧对他们,自打把它们买回来,就没有发挥过它们真正的效用。究竟是多么不会整理的我,才造就了现在这一堆杂乱无章的你们。
整理势在必行,我把整理区域大致分了一下,先桌子后抽屉再是大箱子。然后全心的投入到整理中,把常用的和不常用的物品区分出来,对一些陈旧包装的物品,查看生产日期,发现很多已过期,把已过期的清理,把凌乱堆放的东西重新整理放好,把不需要的东西赠送他人,把有用的东西放在显眼位置。在整理过程中,我的旧钱包出现了,每每看到它,内心都是一阵苦痛,那是初恋送的,我很喜欢,一直随身携带。想想分手3年以来,我去过很多美丽的城市,见过很多有特色好看的钱包,也有足够的钱支付一个好看的钱包,但是我一直没有再买,一直带着它,带着我们的过去,然后,我也就这样一直放不下,沉浸在过去的美好回忆中,我想了想,我该重新开始自己新的生活了,于是,我把它处理了。空间不小,但满满都是过去的东西;未来还有很多可能,但是思绪却被过去填得满满的。我之所以一直看不到未来的希望,是因为从来没有给未来腾出过空间。整理过后的东西不再是凌乱一团,而是有序的放置好,自己内心也随之放松了很多,平静了很多,心灵也腾了些空间,过去那些让我痛苦的东西似乎也少了很多。
看着自己整理过的东西,我陷入了沉思,为什么一直以来我都不爱整理?我问自己,慢慢地,我回想起了人生第一次整理的场景:那年我8岁,在一个暑假夜晚,屋子里蚊子嗡嗡作响,因为期末考试成绩不及格,父亲铺天盖脸的严厉训诃。父亲为了让我集中精力学习,就把我房间翻了个遍,清空了所有的课外书,狠狠一阵恶骂,让我把不用的东西都扔出去。那时的我,压根儿就不知道什么东西需要,什么东西不需要,但迫于父亲的压力,就把自己手边的东西都扔了。后来,等我再需要那些东西的时候,东西已经找不到了,不知道是被我扔了还是被父亲扔了。当时我有多痛恨整理东西。童年的阴影深入我心,在心里刻下了一道隐隐的伤疤,一直以来,整理东西在我看来都是一件很痛苦很伤心的事情。以至于现在回忆起来,仍心有余悸。
这次整理带给我的三大收获
1..在整理自己的东西时,我翻到了很多不需要的东西,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带进来的。也找到了自己正准备掏钱去买的东西,我就把它放在了自己常用的抽屉里。还有些将要过期的护肤品或者食品,我也把它放在了显眼的位置;
2.整理的东西多是过去的东西,有些东西会给你带来痛苦的记忆,有些会带来快乐的回忆,把给你带来不快乐感觉的东西清理出去之后,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很多,突然明白了什么要做面对和放下;
3.整理东西是一次对自己全新的了解,知道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生活方式等,同时也会结合实际情况,在以后的消费时慎重选择,只买当下需要的东西;及时清理电脑中的文件,留下当下需要的,可以简化工作;生活、工作中处处都能用到整理的思想,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生活品质。
从现在开始,我要做一个整理术的践行者,重新打理我的工作和生活,为生活和心灵留白,更好的接纳全新美好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