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马秋风话僧王——记满蒙最后一位猛将

最早接触僧格林沁是周星驰的电影《武状元苏乞儿》,剧中的僧格林愚蠢而无能,在那个年代,许多港片都以开涮权贵为乐,从而达到一种自我安慰的满足感。

《武状元苏乞儿》僧格林沁扮演者林威(图片来自网络)

电影中,贵为满清铁帽子王的僧格林沁,最后沦为一名低级乞丐。与真实的历史相比,从世人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结局无疑是不错的,毕竟好死不如赖活着。但作为一名真正的军人,马革裹尸也许才是最好的归宿吧。

真实的僧格林沁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从玛雅台吉到郡王接班人

满清后期阶级固化严重,要想成为铁帽子王难度极高,在众多的参考因素中,出身是重要参数之一。僧格林沁的背景不错,出生的家族名勃尔只斤,蒙古的黄金家族,伟大的成吉思汗后裔,这是一个与爱新觉罗家族世代联姻的家族,赫赫有名的孝庄皇后就出自这个家族。

显赫!荣耀!天潢贵胄!

然而僧格林沁距离这一切其实挺远的,尽管身上流淌着勃尔只斤家族的血,但已经是支线中的支线了,荣耀的光芒已经照不到了。

僧格林沁的童年是昏暗的,他懂事后主要的工作是跟随父亲去帮大户放羊,黄金家族的后代,再佐以无穷的民间智慧,于是乎创造性的被起了个“玛雅台吉”的绰号,翻译成汉语就是给人放羊的皇子。

这是一种戏谑而侮辱的称呼,但是没办法,都要填不饱肚子了,还怕侮辱?还要这些个不顶吃喝的虚名干什么呢?只有把羊放好才是首要任务。

如果没有后来命运的神奇安排,玛雅台吉的绰号估计会被人一直叫下去,直至生命完结。如果运气好,能够娶妻生子,这个绰号恐怕会被完美的继承下去。

僧格林沁命运改变的第一步是读书,一位有着贵族身份的羊倌,尽管还是羊倌,但是依照族规,是可以读书的,于是十二岁的僧格林沁被安排到昌图老城文昌宫读书。

当时的萨克多罗郡王索特纳木多布斋无后,为了后继有人,或者发挥“引蛋”作用,就认起了养子。僧格林沁作为宗族枝叶,在读书时就被认了养子,这是他命运改变的第二步。

从当时情形来看,估计老郡王的养子也不少,但无论将来如何,当老郡王归天后,僧格林沁以养子的身份,至少能够继承其一点香火,这总比羊倌的工作强。

老郡王一天天老去,养子认了大一堆,亲生的却一个也没能“引”来。

这就麻烦了,萨克多罗郡王对于清廷来说非常重要,不能再等了,必须要由大清皇帝亲自指派接班人了。

面对老郡王的一大堆养子,该道光皇帝出场做单选题了,据历史记载,僧格林沁因“仪表非常”一眼就被皇帝选中了。也许这是撰史者强加在其身上的光环,但古人无数案例说明,仪表堂堂有些时候是可以让你在官场领先一步,当年国军将领廖耀湘为此就差点吃了大亏。

有血统,有文化,有外貌,有运气,僧格林沁全占了,这“四有”放在任何时代的官场都好用。

走向大清的权力中心

继承了萨克多罗郡王的僧格林沁开始进入了清廷的视野,除了道光皇帝钦点的继承人身份外,他的义母也就是索特纳木多布斋老郡王的妻子也帮了他不少忙,义母的身份更为显赫,是道光皇帝的亲姐姐,从亲戚关系的角度来论资排辈,道光皇帝就是僧格林沁的舅舅。

就这一个继承人的身份,使一个羊倌成了标准的皇亲国戚。

雏鹰就要起飞了!

从14岁到39岁,僧格林沁的升官速度令人咂舌,由初进京时的御前行走直至镶黄旗蒙古都统,史载“出入禁闱,最被恩眷”,这种宠幸,世所罕见,道光皇帝龙御归天后,理所当然的成为了顾命大臣之一,站到了权利金字塔的第二层。

在僧格林沁这段的官场生涯中,有两点是要注意的。

首先就是在道光九年(1829年)被命管火器营事,从此开始了军事生涯。再者在道光三十年(1850年),僧格林沁被任命为左翼监督,赴京城近郊密云县剿匪,首次独自指挥战斗,站前谋局布阵,战时亲冒箭矢,带队冲锋,迅速平定了匪患,从此以知兵善战为名。

僧格林沁在大清军界有了自己的地位。要想在军队彻底立足,仅有后台还是差点火候,必须得有拿得出手的军功。

大清老皇帝遗留下来的顾命大臣,一般的结局都不怎么样,要么横死,要么成为摆设,毕竟谁都不愿意放好几个紧箍咒在头上,更何况还是前朝掌军之人,但僧格林沁却是例外,依旧圣眷在隆,宠信不减。要知道新皇咸丰在登基之初,锐意进取,颇有振作之心,暂时性的改变了暮气沉沉的朝政,这样的新老板,可真不是一般人所能够伺候得。

咸丰四年(1854年)僧格林沁被晋封为亲王,世袭罔替,俗称“铁帽子王”,从此僧王之称传遍天下。

从放羊娃到铁帽子王,从玛雅台吉到僧王,僧格林沁仅仅用了30余年,无人能及。

僧格林沁画像(图片来自网络)

歼灭太平天国北伐军

僧格林沁晋级铁帽子王,真是自己一刀一枪拼打出来的,到了这个地步,个人背景已经没有太大作用了,必须得有惊天战功。

惊天战功可遇不可求,首先得有强大的对手,强大到可以动摇国本,这样的对手确实不好找;再者,在老板慌张之际,派你与这个对手交战,你就得力挽狂澜,大获全胜,这难度确实太大了,一招不慎就得身败名裂,沙场殒命。

这样的对手,还真就被僧格林沁碰到了,那就是林凤祥和李开芳率领的太平天国北伐军,其实这支太平军真正能作战的人数并不多,仅2万余人,但战斗力及其强悍,由清一色的老广西兵组成,用现在眼光来看,这些老广兵,军事水平过硬,作战精神顽强,政治意识坚定,与同时代清军的任何一支部队相比,太平天国的北伐军相当于现在的特种部队。

2万余人的特种部队,5月份从扬州出发,10月底就到达了天津附近,中间还得攻城略地,以当时仅靠两条腿或者四条腿的机动能力,这种行军作战速度就是放在当今,也令人骇然,这还包括在进攻河南沁阳时被当地清军生生拖住了两个月。

太平天国北伐军深入直隶,清廷震惊,制定了南追北堵计划,僧格林沁负责的是北堵计划,兵员方面,清廷从东北和蒙古调来大批精锐,全是清朝号称弓马骑射最强悍的老底军队。

好了,两边这下都是老底对老底,精锐对精锐了,啥也别说了,上擂台开干吧。

甫一交手,强悍八旗军竟然如豆腐一般,立刻被太平军冲了个稀烂,有的八旗军嫌自己跑的太慢,将武器装备全部扔掉,最终依靠乞讨要饭才活着回到了京城,更有甚者,组团要饭回京,一时间京城遍地乞丐,场面倒也热闹。

由精锐到乞丐,中间仅仅走过了两个多世纪。

消息传来,清廷这次爆惊了,据传当时每日朝会,君臣之间说不上几句就得嚎叫哭喊,声闻于天,咸丰帝甚至哀叹:明代之行见矣,估计一旦城破,就会自挂歪脖子树了。

干嚎和自挂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还得是打。作为家长的咸丰帝,亲手将太祖爷努尔哈赤的战刀挂在了此时八旗军中号称最善战的这位蒙古王爷的身上。

去吧,僧格林沁,去战斗吧,胜了,共享荣华富贵,败了,一同为大清殉国。

僧格林沁确实不凡,他此时已看清楚这支太平军战线过长、掠而不占、补给困难的命门,战略也由之前与其死磕的二愣子打法,改为层层围困,车轮消耗的打法。

在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包围圈一天天的缩小,一天天压迫着太平军的生存空间,太平军丧失了流动作战的战术优势,锐气丧尽,走向了全军覆灭的必然结局。主将林凤祥和李开芳先后被俘,解送北京被杀。

太平军轰轰烈烈的北伐战役如同燃放的烟花照亮了史册,但又迅速冷却了。

功高莫过于救驾,救驾等同于救国,僧格林沁为大清续了命,一时名震中外,铁帽子王也就顺理成章的到手了。

然而此时的大清疆土,处处燃起了战火,内有太平天国、捻军、白莲教等内患,外有西方列强的步步紧逼,这位八旗军中最能打仗的王爷注定是不能够躺在当前的军功薄上享受胜利的果实,此时的他已经成了大清的柱石,大清的灭火队长。

向列强开炮

咸丰六年(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没有任何意外,清廷失利,大沽口失陷,被迫签署了又一侮辱性质的《天津条约》。

作为一个血气方刚的军人,僧格林沁是极力反对签订这种丧师辱国的条约的,在他的理念里,大清就应该集合全国之力,将西方列强赶出中国,可此时的咸丰皇帝已经被打怕了,丧失了登基之初的锐气,决定向西方列强割地赔款,从而可以腾出手去消灭天平天国,毕竟后者才是大清真正的掘墓人,而大清当时的国力,确实是无法支撑多场战争的,所以僧格林沁的建议被否定了。

但为了防备贪得无厌的西方人,咸丰还是派僧格林沁至天津督办大沽口和京东防务。僧格林沁借鉴大沽口第一次失利的教训,鼓舞士气,整肃军队,构建防御工事,一扫之前失利的阴霾,看到如此,咸丰帝的胆气也为之一振,腰杆也硬了起来。当英法联军再一次耀武扬威出现在大沽口时,脾气火爆的僧格林沁下达了攻击命令,当然,这离不开咸丰帝的支持。

屈辱和仇恨化作利器,杀向了高傲的英法联军,他们为轻敌付出了致命的代价,此战据载:击沉和击伤敌舰10余艘,击毙和击伤敌军千余名,消息传来,满朝皆欢,这是近二十年来清廷抵抗外辱取得的首次胜利,无产阶级之父马克思先生对此战也表达了关注。

然而,满目疮痍的大清实在是太弱了,一旦英法联军认真对待,僧格林沁就扛不住了,损兵折将,大沽口又一次失陷了。

兵败八里桥

既然守不住,那就来一场野战,堂堂正正的对攻一场,让西方蛮夷们知道我僧格林沁铁骑的厉害。

在北京门户通州地区,僧格林沁重整了部队,战场放在了八里桥,决定用大清立国之本的骑兵,去应对西方列强和洋枪洋炮。

很难理解僧格林沁做出的这一决定,要知道在他军事生涯的开端里,就是负责火器营,对火器的威力和性能绝对是了解的;再者,与太平军作战时,太平军已经装备了相当数量的西方先进火器,而且刚刚又与英法联军进行了战斗,所以说僧格林沁盲目自大,不知火器的理论是很难自圆其说的。

也许是体内黄金家族的强悍基因作祟,也许是有侥幸心理,也许觉得是战争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而不是武器,也许他已经知道了战争的结果,唯有一死来报效对他信任的爱新觉罗家族,武将最体面的死法莫过于战死沙场了。也许有很多也许,总之他是做出了这个决定。

世界瞩目的八里桥之战开始了,这是一场完全不对等的战争,是两个时代之间的战争,是热兵器埋葬冷兵器的战争。僧格林沁麾下的骑兵冒着弹雨不畏死的冲杀着,倒下一批,又冲上去一批,循环不止,一度距离敌人的枪阵仅有四五十米远了,但已是强弩之末。在英法联军密集的弹丸前,血肉之躯是那么的不堪一击,但僧格林沁始终冷漠的指挥着战斗,未曾退却半步。

冷热兵器对决 (图片来自网络)

这种一往无前,不惧死亡的自杀式冲锋令西方人即佩服又很难理解,在西方后续关于此战的文献记载中,侵略者不惜笔墨的描述了清军赴死的各种细节,令人不忍卒读。

僧格林沁和他的蒙古骑兵如果在八里桥全部慷慨战死,必然声隆于天,这就是东方的战争哲学。可惜,那一声声的枪响,一声声的嚎叫,像一把大锤,一下一下砸着他的神经,随着战争的进行,终于将他那坚硬的神经砸开了裂缝,直至崩塌。

僧格林沁屈服了,他拨转了马头,难堪的逃遁了,数万部族的惨死也没有任何意义了,徒增了后人对其不自量力的耻评。

他这一逃,起了连锁反应,宫里的咸丰带着老婆、孩子、各位大臣被迫逃到了承德避暑山庄避敌锋芒。后续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英法联军在北京大肆掠夺抢劫,火烧了万园之园圆明园,不得已咸丰又与这两个强盗签订了多款不平等条约。

割地赔款的屈辱,皇家面子的折损,皇家园林的毁灭这一切的一切,都要有人承担责任,这一切的矛头直指僧格林沁。

也怨不得别人,在此之前,凭借着两代皇帝的宠信,僧格林沁的眼界高的吓人,除了皇帝,谁都难以入其法眼,骄傲和蛮横,令同僚生厌,多少人默默的期望着他走背运的那一天,如今,多年的夙愿终得以实现,他们是不会放过这个痛打落水狗的机会的。人缘差到如此,也是没谁了。

弹劾,无数的弹劾飞向了咸丰皇帝的案头,终于在皇帝的一声令下中,除了钦差大臣,僧格林沁被剥夺了一切职位,这个放羊娃,基本上又回到了原点。

复起平捻

僧格林沁在家里没有休息太久,清廷又起复了他,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清廷也是没办法了,此时的国家形式更差了,好不容易平复了西方列强的怒火,可以专心对付太平军了,但不成想,北方的捻军已成大势。环顾群臣,除去剿灭太平军的,剩余的没有一个可以拿得出手去剿捻的。这些人互相争吵、倾轧都是好手,但要论干实事,一个个的都往后躲。

病入膏肓的咸丰帝清楚,论打仗满蒙将军只有僧格林沁了,虽然八里桥一战断送了八旗军的全部精锐,但只要僧格林沁这杆大旗在,就不愁锻造不出精锐的士兵。

僧格林沁又回到了权力舞台的中央,相比之前,新皇道光或者说慈禧太后这次给了他更多,节制调遣直、鲁、豫、鄂、皖五省兵马,大清国土几乎半边人马全归他调遣,而剩余的南边人马,则归曾国藩调遣,北僧南曾努力拖着大清这艘破船前进着。

凭借着清廷又一次的信任,此时的僧格林沁越发骄傲和蛮横了,如他大放厥词,评说曾国藩的湘军就是四等水平,而这种骄傲和蛮横,也为他的死埋下了伏笔。

剿捻殒命

捻军不好剿灭,他们将运动战发挥到了极致,僧格林沁调动五省兵马,依旧是力不从心,损兵折将不说,难堪的是越剿越多了。

对僧格林沁最致命的打击出现在同治三年(1864年)7月,被他看不起的曾国藩的湘军,打破天京,彻底剿灭了太平军。僧格林沁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毕竟就当时的农民起义军来看,太平天国是清廷首当其冲的顽敌和悍敌,捻军充其量排名第二,四等剿灭了一等,按照现在的话说,这脸都被打成粉末了。

僧格林沁决定不再等了,要毕其功于一役了。

与僧格林沁对战数年,彼此是什么样的人,都已经很熟悉了,最理解你的人往往是你的敌人。捻军肯定是理解僧格林沁的,所以用了最简单的一招诱敌深入。

此时的僧格林沁就是一头愤怒的公牛,看到捻军抛过来的红布,便毫不犹豫的冲了上去。

僧格林沁抛下了步兵,带着轻骑一路猛追了过去。

在山东菏泽的高楼寨,捻军的口袋阵扎住了,僧格林沁和他的轻骑被团团围住了,在固守待援失败后,他指挥着部下强行突围,无奈捻军人数实在太多,僧格林沁在突围时受伤坠马,被捻军士兵张皮绠斩杀在麦田,终年五十五岁。

满清最后的忠心耿耿的八旗名将最终丧命沙场。

消息传至清廷,满朝哀叹,皆言失国之柱石。两宫皇太后更是亲自祭奠,赐金治丧,祀昭忠祠,於立功地方建专祠,配享太庙,谥曰忠,预绘像紫光阁。

杀死僧格林沁的张皮绠,最终被清廷凌迟处死(图片来自网络)

后续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最后替僧格林沁报仇的恰恰是曾国藩。老辣的曾国藩以自己的湘军和弟子李鸿章的淮军为底,最终剿灭了捻军,成为晚晴第一重臣。

僧格林沁死后,后人多有评语,今摘录梁启超在做李鸿章传中的聊聊评说:僧王为人,勇悍有余,而不学无术,军令太不整肃,所至淫掠残暴,与发捻无异……。

1948年夏天,已安卧巴虎山脚下83年的僧格林沁墓,被当地人别有用心捣毁,据僧格林沁陵世代看坟人白明儒所见,已死去近百年的僧格林沁肉体未腐,身首俱全,面相厚重,皮肤尚有弹性,但裸露后,随风而朽。

与他同归科尔沁故里的儿子伯颜纳谟祜、孙子那尔苏,死后的安身之所也同期被捣毁。一代豪杰生前荣华至极,死后却尸骨无存,令人唏嘘。

被毁掉的僧王之墓(图片来自网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793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567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342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25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14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80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33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87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2,175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68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75评论 1 33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19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20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7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6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092评论 2 35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10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