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为。—《老子》
我们身处在一个物质飞速发展的时代,当我们的物质生活过于丰富,内心的欲望也被不断地放大。我们就像生活就在一个蓄水槽,不断地的往里面进水,却不往外面放水,久而久之蓄水槽里面越来越臭,到最后甚至会爆裂。心也是一样的,当我们想要的东西太多,内心积压了太多的东西而得不到宣泄,最后只会不断的压垮自己。
问问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这么多的东西
我们很多人在面对“物质”时,不是从“这个东西需不需要”,而是往往下意识从“这个东西能不能用?”我们买来的东西很多时候都是带着自己情绪买来的。我们是否有在内心问过自己“我究竟需要什么?”我们需要为东西做一做“减法”。
美登利女士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日本经济泡沫期度过青春时间的她,每次买东西的时候都会有犹豫买什么颜色,于是她总是不做选择,将所有的颜色都买下。久而久之家里堆砌了一大堆的物品,为此还不得不进行搬家。在泡沫经济崩溃后的时代,对她和丈夫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甚至连夫妻关系都面临危机。
她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在学习了断舍离之后,她倾听内心的声音,并询问自己:“究竟哪些东西是我想要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她丢掉了很多“没有用”的东西,不仅减轻了家庭负担,甚至还改善了夫妻关系。
断舍离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审视自己,倾听内心的声音。只有更好地了解自己,才能做出正确的改变。
舍弃的不仅仅是物质,更多的是“执念”
在“看的见的东西”上减法,也可以帮助我们在心理上摆脱一些“看不见的东西”。不仅我们的生活被物质充斥着,我们的精神也被执念充斥着。我们想事业成功,又想要家庭美满,我们想要受人尊敬,又想轻轻松松。当欲望和执念充满我们内心的时候,内心只会越来越沉重,最后的结果是什么都没有。
在写作之前,我自己的内心也充斥着欲望。想做剪辑、又想做设计,想做电商、又想写文章,到最后什么都做不好。就像弘丹老师说的,目标不能太多,找到自己真正的一个目标去坚持就够了。
断舍离让我们认真审视自己,倾听内心真正的声音,舍弃没有用的执念,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留下的东西。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轻松很多。
舍得难舍的,获得应得的。
有舍才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