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博瑞智董进宇博土的《中国父母常犯的十大基础性错误》笔记与感悟
1、把孩子当成成年人
给了我们父母打骂孩子的理由,我们认为他们是明知故事犯,其实孩子认知能力不够。孩子认为错的,指出来,并告诉正确的做法。而不是父母抓住孩子的问题不放,作为我们父母情绪的出口,把我们的焦虑、担心恐惧、不放心等不良情绪全撒在孩子身上。
2、把符号当真知
3、把孩子当容器
孩子是茶碗,父母或者老师是茶水,往往没经过同意就往碗里倒茶。其实,应征得茶碗的同意后才往里面倒。教和学之间有一个:同意。孩子想学,愿意学。老师和学生是合作关系,同样父母和孩子之间也是合作关系,而不能强灌。我们父母往往把认为对的道理,天天给孩子讲,孩子你要认真读书,要早睡早起身体好。。。,我们父母讲得都对,但孩子就不愿意听。为什么,因为父母把孩子当容器,一股脑地往里直灌东西,而没有想想孩子是怎么想的?没有想过孩子愿意听吗?我们只是在说无用的道理而已,只是我们父母在以这种方式缓解内心的焦虑而已。
4、把给孩子物质的供应当成了爱
爱是一个人喜欢另一个生命的美好关系
爱是平等关系
爱是无条件
爱是完整地接纳这个人
爱的有无是由被爱者决定的
以上才是对孩子的核心营养。爱孩子没有附加条件,爱是一种精神意义,最柔软的情感。
我们很多父母给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报最好的课外班,把所有的财力物力都花在孩子身上,最后当孩子做得不好的时候就埋怨指责孩子白眼狼?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孩子这些都不需要,孩子更需要的是一个精神的技持者,孩子需要的是一个懂他的父母,孩子需要的是爸爸妈妈温情的陪伴。生活中我们父母都做反了。
5、把血缘关系当成良性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教育孩子一切的基础。我们父母在开口说话从来不考虑孩子内心的感受,一生气,怎么解气怎么说,也从来没有想过这句话将对孩子一生造成怎么样的影响。没有良好的亲子关系,不但影响我们教育的影响力,还有可能给孩子造成一生的影响,有一句话说得对,一个不幸的童年,孩子一生都在疗愈童年。
6、把孩子动物
打骂孩子是天经地仪的,简单粗暴。孩子是人,不能用打骂的方式教育。
7、把孩子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我们都把孩子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了,没分清界限。
中国家长为什么那么着急,把孩子的事当成自已的事。
人是主体——有自已的思想、自已的空间、有自已的边界
我们父母经常越俎代庖,干预孩子的生活,其实是父母岂会心匮乏没有安全感,想以这样的方式找他们自已的人生价值 ,殊不知剥夺孩子成长锻炼的机会,培养了巨婴、妈宝。孩子的人生,必须由孩子自已来走,他才能生发不断地积累经验,将经验转化为能力,不断地一点点地做到,父母的确认表扬,进而转化成自信,由此孩子的自尊感建立,自我价值也由此一步步提升。
千万不要剥夺孩子的成长机会
孩子和家长之间是有边界的。
自我成长自我教育,独立自主的人
不能越过红线
然而父母家长辛辛苦苦把孩子教坏之后却又责怪孩子为什么这样?
智慧的父母应是界线分明:明白孩子是有主体性的。
不直接告诉孩子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
如孩子数学题做不出来:不告诉孩子,让他回去再考虑半小时。在半小之类一般都能出来,没想出来点思路或方向。
与同学闹矛盾——问孩子你想咋办呢?你想怎么办呢?你怎么考虑的呢?这样做这样想会得到什么结果呢?引导孩子思考。最多就是提醒孩子,这个有什么风险。。。
8、把教育当成结果
上大学并不代表成功,他只是人生的一个过程。
教育不是一个点,而是在生活中我们父母和孩子互动中让孩子看到自已充满无限的可能性,让孩子对未来充满无限的希望,让孩子永远不与他们比,而只与自已比,这样的人最具有力量,活得最幸福。
9、把听话顺从的孩子当成好孩子
21世纪培养的是主人,而不是奴隶、奴才
告诉孩子老爸老妈的话可以随更反驳,但得给理由,你认为对的是什么。
教育孩子的过程要有极强的耐心,也要去掉控制之习,学会妥协,教育孩子中如果没有妥协,教育就失败了。
妥协是大智慧。
你的意见是A,孩子的是B,在A和B之间找一个平衡点。
坚持让孩子按自已的意思来做,才不会破坏一个人的主体性,如不然,控制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来做事,孩子青春之前父母还觉得挺管用。但这样一来孩子的主体性破坏了,孩子青春期一来,父母就感觉这孩子不受控了,学习不自觉了,学习没有动力。主体性一旦破坏,要恢复,那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我觉得家是一个自由的地方,父母放开控制的手,让孩子在家里可以做他真实的自已,真实的力量最强大。而不是我认为的该怎么样,必须怎么样。我们做好自已,让孩子受教于无形。
10、把模仿当成创新
鼓励孩子创新,特别是孩子小的时候,我们更应该鼓励,哪怕这个孩子的创新在我们父母认为是一种破坏。我记得我儿子四年前花了5600元,买了一款新手机,买来不把后盖拆下来,又花钱买来一个透明的后盖自已给安装上。兴致勃勃地拿着换了壳的手机来问我,妈妈,我这手机酷吧!我惊喜的表情:“小子,酷,你怎么想到的,你怎么自已还会拆还会装安装?”后来孩子经常用“新手机”。他用一段手机又把外壳换一个,又没花多少钱,还给自已换个心情,觉得这样也满不错的。我想,如果我当时否定他,有可能影响的不是一个手机的价值,而是孩子的人生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