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辛福的权利,但只有少数人有幸福的能力。
记得那是好多年前,高中,在一次班会上,班主任语重心长的告诉我们:“你们一定要懂得奋斗,你们要生活,而不是生存。”也许那是还身在象牙塔的我,没有过生活的压力,也就不懂得其中滋味,很多话听听便过了,如过眼云烟,不见踪影。
上大学那会,已经不再像是高中那样,课程和晚自习充斥完了整天的时间。我自己也有了时间去胡思乱想,去“异想天开”。时常感觉家里给的生活费不够日常花销,毕竟不像是高中,封闭式的,只有食堂和宿舍楼下的小商店能消耗口袋里的人民币。日常的同学活动,话费宽带的每月消耗,都比高中要多出了不少。不得不感慨,食堂真是天朝最实惠的用餐场所,没有之一。
为了补贴日用,我找过不少工作。曾经,也是第一次,少不经事的我被兼职骗局忽悠过。学生时代的兼职坎坎坷坷,被当做过免费劳动力。也自己蹭过热点,做商品贩子赚了小小一笔。虽然说一次比一次的工作更加如意,收入见涨。但还是感觉生活不易,不,应该说是生存不易。
我知道有人会质疑:“兼职的收入哪里能和正式工作相比,毕业后的工资也远高于学生时代的生活费,岂不美滋滋?”其实,生活阶段不同,对金钱的需求也就不同。小学时,绿箭对于我来说确实属于奢侈品,我搞不懂划算下来五毛钱一片的口香糖,和我在小商店里五分钱的圆珠形泡泡糖有何区别?即使年纪稍长后,兜里的五块钱也住够让我度过一个HIGH翻天的周末,因为我只要一元钱,就足够用两个游戏币通过通关三国战纪。高中的生活费也不过寥寥几百,没有互联网,不能出校门的时代,金钱对我而言确实没有太大的诱惑力。即使是大学时期,早已成年,也从没考虑过存钱,更别说是买房买车的人生大事了。一人吃饱,加上女票吃好,也就全家不饿,生活的真实写照。穷小子一个,却也潇潇沙沙,兜里仅存的几十块钱时,也未曾让我感觉到焦虑。
直到毕业,同学好友都步入工作,微信群里常常能看到生活不易的感慨,看看他们嗮的工资单,其实也不至于月月吃土。只是在一座高楼林立的城里,看着遥不可及的房价,谁人心中不生凄凉。我常常思考,为什么我对一座城市,没曾产生过对家乡那般的亲切感?也许,是我总感觉自己只在漂泊,无法扎根。而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窝,大也好,小也罢,即使实在雷电嘶鸣,寒风凛冽的夜晚,也能让自己感到稳稳地幸福。
为什么,仅仅二十来岁,就感到焦虑?因为在这个小小的年纪,似乎要承担起这一生中最最沉重的担子。每个人都想要幸福,每个人都有幸福的权利,但只有少数人有幸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