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一直流传着一句话——严师出高徒。确实如此,实践也证明着这一点,在严厉的教师名下总是不会缺乏成绩优异的学生。即使是在学生基础普遍较差的情况下,这些学生也同样能让人眼前一亮。
严师出高徒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在对待学生时要一味的严厉呢?是不是要求学生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书本知识的学习上呢?我的回答是否定的。一味地严厉,整天板着一张脸,动不动就骂学生的话肯定是不行的,这样只会让老师和学生之间产生隔阂,从而使学生疏远老师,这样一来学生有问题不告诉老师,老师也不能及时的观察和发现学生遇到的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同时,老师也不能总是让学生学习,甚至占用课外时间的和不进行测评的课程时间。这样的做法首先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其次,这种做法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主学习的习惯的养成。长时间的这样甚至还会降低学生思维方面的拓展,抹杀学生的主动创造性,使学生成为考试机器。也即是除了考试之外什么也不会。
其实,严师出高徒重要的是方法。我们要做的是如何“严”的问题。在“严”的过程中既要学生充分拓展思维,发挥他们的优点,又要克服他们学习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就如在授课过程中必须要求他们全神贯注,认真吸取科学知识,又要充分的拓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此外,老师更是应该以身作则,让学生知道该做的事必须做,不该做的事绝对不做,有一点小心思也不行,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辅之以稍微严厉的批评。像拖欠作业,久不完成的情况就必须这样做。
与此同时,要做一名严师还应该更多的与学生交流,可以和学生一起打球、聊天等等。只有和学生多接触才能拉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也让学生明白一名以身作则的老师是什么样的,一可以为学生树立榜样,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二可以在学生中树立威信,让学生对老师更加信服,在遇到困难或者问题的时候更愿意与老师交流解决办法,在学习上也更努力。
做到了“严”是不是就出高徒了呢?还是不一定,要出高徒就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的学习习惯,该休息就得休息,该学习就得全心全意的学习。从小学到初中在到高中甚至是大学以后,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要想出高徒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小学老师不可能一直监督着已经上了初中、高中、大学之后的学习。因此,想要出高徒还必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才行。当天的事情当天做,决不允许拖延症的泛滥。
总的来说,严师出高徒重要的不是有多严厉,而是老师用什么样的方法去“严”。在这过程中我们既不能压抑学生的个性,只注重学习,又不能对学生不加约束,放任不管。
小小拙见,敬请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