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有点故事,怎奈杯中却无酒!
——— 我些许伤感,往事随风化云烟!
——— 我诸多感慨,光阴一逝断不回!
直到我六岁时才再次被接回城市中,回归那个隐约陌生的“家”。紧接着我见到了传说中的“父亲”,并坚信他就是那个在北京当兵五年至今才退伍的亲爹。尽管彼此陌生但还是兴奋了一段时间,毕竟令我知道自己的“家”并非是与众不同。
但这一年,我又一次改随父姓为“宋”。以至于短短六年不到的时间里,“周磊”和“朱磊”把当时的“宋磊”都搞的迷迷糊糊,反正叫我什么名字的都有,只记得无论叫哪个都能对上号。现在想来,真称得上“古有三姓家奴是吕布,今有三姓屁孩儿是宋磊。”现也只能感慨自嘲下自己的“奇葩童年”罢了。
我虽回到城市生活,但幼年期的单亲环境致使自己的性格极其内向,并严重偏向女性化心理。用一句话来形容
——这是踹多少脚都难踢出个屁的“娘炮”。
回到城市后的生活平淡无奇,生活环境自1992年开始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唯独自己那独特的“童年秉性”(娘炮+内向)坚定不移。标志性的沉默寡言脾性导致从小学混到初中第二年才交到一个合得来的同学朋友,却也是同样在欺凌与众嘲下从不吱声的奇葩少年。并且,我们这对难兄难弟惊人的相似之处是同样喜欢坐在铁路桥墩上持续发呆到“无我境界”。用我现在的话来讲,“天才与平庸总是那么的格格不入”。想来,内向性格更易具备深层思考的代入感,善于思考才能具备更优秀的思维逻辑能力。
以上是就是我十四岁前的生活,平凡但又与众不同。也是这一年,母亲揭开了我的身世迷惑。毕竟纸包不住火,最重要的父子俩没有丝毫相像之处,哪怕是根眉毛。最大莫过于从未感受到传说中的伟大“父爱”。以至于直到今天,我依然坚守要做一名“合格父亲”的原则。
在此后几个月的短暂时光里,解开身世谜团的我性情巨变,非同一般的叛逆油然而生。我学会了抽烟喝酒、持械斗殴等等社会化行为,仅为证明自己已经长大,并开始拒绝去学校。最终在父母的无奈中再次被送到郊区(已经由乡镇转城郊了)的姥姥家,并被舅舅安排到乡办中学接着读初三。那时的我,竟生出一种胜利后的飘然自得。或许可以称之为是我人生里第一次成功说“不”的抗争胜利,如此折腾一番却终结了我十四年来的“娘炮秉性”,恍然也是医治“病态心性”的一副“良药”。真可谓是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啊!
累了,改日絮叨,周公有召须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