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想法只是想法:把不可能变成可以
我们头脑中有两个思维系统 ,一个叫快系统 (快但不一定准确),一个叫慢系统(慢但更准确)。 我们很容易自动使用快系统 ,如常会冒出“不能”、“做不到” 的声音。 学着不理会快系统的声音,用慢系统再想一想 ,这就是想法只是想法。
当我们更深入去探索,更接近于事实的真相时,很多原来认为不可能的事也会变得有迹可循 。
2、让“信念”有更多选择
信念是我们长期以来的对世界的某种态度、规则或假设。同一个问题,信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明白信念的运行逻辑,我们的世界就不易被局限。
觉察、审视自己的信念,当能够主动选择或更替已有的信念,改变才可能发生。
3、升级认知,突破自我
信念像一副眼镜,是脑海里的决策体系,在帮我们做决策的时候,也过滤掉很多可能性。 升级认知就是站到一个更高的视角,看到自己戴眼镜的样子,知道原来世界之外还有世界。 避开畏惧的情绪,跳出去看一看,仔细评估每一个选择的收益和风险,合适的答案自然就出来了。我们的人生,或许会因为这次选择,走向不同的分支。
4、突破因果论的局限
因果联系不是客观事物,是我们头脑构建出来的产物,我们认为的一些因果联系,现实中是一种说法,一种托辞。 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可能会创造出不同的因果关系。
找原因不是目的,解决问题才是目的。 从不同的角度拓展原来的因果联系,可以看到不同的解决问题途径。
5、用建构论将问题变成资源
建构主义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被我们的语言建构出来的,真相这个东西具有无限可能,直到它被起了一个名字。 命名过程就是从无限的可能中抓取一种,创造出一种所谓的真相。
给事物建构不同的名字,我们可以看到那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本事或许并不是问题。 通过建构,赋予一些事物全新的、积极的意义,这个过程中,所有的事物都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也可能成为我们的资源或优势。
6、发展观:用新的视角欣赏事物
发展观是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的过程。
把问题看出固定不变的存在会给我们的生活造成很多比必要的困扰,如果经常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来看淡,可以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无生命的对象,不变是常态,除非你做了生命;但对于有生命的对象,变是常态,除非你做了什么。如果遇到问题,特别是人的问题,需要给它一些时间,它会慢慢发生改变。
问题如果长时间存在,一定是有人在做了什么,维持它的不变。
如同孩子的成长,我们需要给孩子一些时间,静待花开。
7、越变,越不变——看清问题促成改变
问题的发生不是绝对的,也不是源自事物的天性,而是因人而异、依观点而定。
要促成真正的改变,先要看清楚真正的问题在哪里。
关于改变两个层次:第一序改变,改变事物的状态,第二序改变,改变事物本身,也可称为第一序改变的模式的改变。
例如,从不自律到到自律,是学习状态的改变,是第一序的改变,但如果把个人变成一个爱学习的人,就是这个人本身发生改变,是第二序的改变。
用第一序的改变的方式试图促成第二序的改变,几乎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困境。
第一序的改变是在解决问题,但恰恰是“用这种解决方式问题的”模式,构成了我们在第二序层面上不变的原因。
问题一直都有,我们也一直在致力于解决问题,但为什么很多问题都解决不了,也许,我们并没有看到真正的问题,或者说,我们的解决方式不合适。
改变的方向,也许一开始就不对,甚至根本就坚持不下去
关于改变,有两个概念,第一序改变,改变事物的状态,第二序改变,改变了事物本身,也可称之为第一序改变的模式的改变。第二序的改变比第一序的改变更难。
比如,对不胜任的工作加强学习,是第一序的改变,放弃不胜任的工作而投入胜任的工作,就是第二序的改变。
8、越变,越不变——看清问题促成改变(二)
我们找不到好的解决方案,往往不是因为我们不够努力,而是解决问题的情境本身受到了限制,打破这个情境,要跳出这个问题的前提假设。
《改变》中,第二序改变的4个特点:
1)第二序改变的使用范围,针对的是第一序改变中的问题解决方案,即要改变第一序这个方案本身。
2)第一序的改变基于一般常理产生的策略,而第二序改变的方法往往是不可思议、不可意料、超乎常理的,在这个过程里,经常存在让人困惑不解或矛盾的元素。
3)不去探究问题发生假设的原因,解决方法是此时此地的情景,探究问题是怎么维持下来的,而不是因为从前为什么发生。
4)把问题放置在不同的框架中,即跳出自己原来预设的信念,用建构论将问题放到不同的框架中解决。
9、看清关系本质,拥有融洽关系
人与人之间形成任何的关系,都有一个基础,叫做“合作”
我们的每一次行动,都是在跟对方做交易,交易的目的,是为了互通有无,满足各自的需求。
良好的合作,自然会有默契,如果出现误解,就要沟通,沟通不是打辩论,不是用道德和情感去压迫别人,而是去搞清楚,对方到底要什么。
我对你有一些希望,那么对应的,你也可以对我提一些要求。
时刻用合作的思路看待一段关系,你就获得了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一个视角。
10、应对“投射”,达成一致
投射,是一种个人将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个性特征,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事物或者他人身上的心里过程。
简单来说,就是每个人在别人身上看见的其实是自己。
在同别人相处的过程中,我们会不自觉带入自己的经历、情感和想法去去解读别人的态度、想法和目的;与人相处是一个不断投射的过程。
投射有两种,一种叫一致性投射:因为我有这种感觉,所以我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叫互补性投射,我认为我跟别人是某种关系,我就认为你是那个跟我有某种关系的人。
投射是一种误解,但这种误解很难被澄清,很多时候,即使别人明确表示有不一样的想法,我们也很难接收。
如何应对投射:
1)意识到自己随时随地都在产生投射,而且很可能把投射和现实混淆,当人际关系中对别人有判断时,保持开放的态度,时刻提醒自己“我看到的这个人只是我想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他”。
2)作为随时在被投射的人,不要把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真实的自我混淆起来,要时刻提醒自己“他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我”,不去纠结“怎么解决我的问题”。
3)在区分自己的立场和他人的立场的基础上,学会站到他人的立场解决问题,而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场解释自己没做错,徒劳增加沟通的成本。
各行各业,只要是跟人打交道,都有可能产生因投射导致的潜在的矛盾,你以为他是冲着你来的,你就看不到对方的立场,只是想着维护自己,反而有可能激化矛盾。
当你学会从投射当中跳出来,看到对方的真实需要,也许就有新的解决办法。
11、自我授权:责任&权力
责任有两种语境,一种是追责、指责,说一件事发生之后,后果由谁来负责;一种是含义是,在一件事情发生之前,个人在多大程度上有能力改变这件事,它是我们构建出来的一种思维。
责任,作为改变一件事的权力,你构建出多大的责任,也就等同与你有多大的权力让一件事情发生,或者不发生。一件事,你没有权力就没有责任,你想要多大的权力,就去承担多大的责任。
所以,如你想增加你的权力,你要让自己多承担一点责任。
很少有单方面作用的事情,任何事情都包含了两种作用,一部分是别人做,一部分是自己做,只有这两种力相互配合的时候,这件事才会发生。
所谓自我授权,就是去认识到:我在这个配合里,做了什么?
我们习惯于看到“别人”,好像这件事情是别人单方面决定的,自我授权的认知,是为了帮我们捕捉经常被忽略的,跟“我”有关的另一点:别人想让这件事发生,同时,我也允许这件事发生,两个条件同时满足,这件事才会发生——让它发生的权力是我授予的,如果我想让这件事情不发生,也是有权力的。
另外,我们还需要澄清,这里所说的责任,绝对不是指责,而是面对未来的一种可控感:你有没有办法,让自己以后不再受到这种伤害。可控感是你有办法改变这件事的可能性,不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是一种思维 ,被建构的信念。
自我授权的思维之所以难,就是当我们想拿到这个权利,承担这个责任的时候把它当成了指责。把责任放到别人身上很容易,它符合了基本的人性,所有,才会有很多人抱怨。
把权力放到别人手里,永远更轻松,但同时也做了一个预设,这件事我没法改变,我没办法,除非我遇到的那个人靠谱,否则我就什么都做不了,我的人生就看他靠不靠谱——这种思考方式,就是把自己的权力让渡给他人。
要收回这个权力,就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自我授权的人会活得比较辛苦,这是一种反人性的思考方式,需要不断打破自己的舒适圈,从结果上看,这样做对一件事的结果往往会有更多的掌控力。
所谓的责任大小也是一种可以选择的信念,选择之后,我们才会建立出不同的因果,没有永恒的责任,也没有应当的权力,你既可以承担也可以不承担,这是你的选择。
12、跳出自我,赋能他人
领导力:能带领别人去做一件事情,并且把这件事情做好的能力。
评级和家庭里都有领导力,也叫作说服力、影响力。
领导力,或者说影响力的本质,不是说你要有什么特别的才华,而是那些你希望影响的人,他们有自己想实现的东西,恰好你可以实现这些东西,你只是被他们用来实现这个东西的角色而已。
你想要影响别人,靠的是别人自己有想实现的东西,你只是他们用来实现这个东西的角色而已。
领导只是团队的一个角色,大家借他的角色,实现各自想要的定西。
如果非要说领导力、影响力是某个人的能力的话,只有一种能力,就是同理心,站到别人立场的能力,或者说,跳出自我的能力。
角色的价值,存在于你和别人的交互当中,而用于跟别人交互的角色,也只是别人心里需要的角色,它只是偶然跟你重合了,不要用它来定义自己。
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交换,也就是你们相互的使用,你有你的价值,只有被别人用到的时候,两个人才会产生关系。
认清真相,跳出自我,才舍得让别人用你,你才会把自己定的价值,放在 别人怎么用你这件事上,而不是你自己有什么上。
从自我这个点上跳出去,看看别人从你身上想要的是什么,那根你自己看到的自己真的很不一样。
跳出自己,去考虑别人怎么用你;你是谁,其实跟别人无关,别人从你身上看到什么,拿走什么,是别人的事。
你还是你的,不因为谁用不用而变。
这个世界最有趣地方就在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视角,没有人真的在看“你”,他们都在看对自己有用的东西,那么你就顺着来,找到一种恰如其分的方式,让他们得到满足。你也就影响了他们。他们喜欢你、讨厌你,都跟你无关,都是你影响他们的方式。你越理解这一点,你就越具有对这个世界的影响力。
14、意义感是人类最后的堡垒
意义是建构出来的,准确的定义是:人类通过互动交流创造出来的,特有的建构。
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交流和建构。
交流的意思是说,不存在单方面的意义,它只存在于人与人的共鸣之中。这种共鸣,为存在本身提供了依据。
意义的反面是无意义,我们经常用一个词表达这种感受,叫空虚。
你并不是没事做,你甚至可能在工作,同时也会觉得很空虚,怀疑自己在工作上花时间的意义。
人制造意义,同时也消费意义。人需要为自己度过的时间赋予意义。否则,就会沉迷于一些简单的快感。
刷手机是典型的简单的快感,会让你觉得特别空虚,对比一下做有意义的事,可能从早忙到晚,精疲力尽,也有不少困难,但觉得这样一天很充实。
常规的工作将越来越多被机器取代,也意味着我们有越来越多空闲的时间,所以,我们需要做一些事请,一些能让时间变得不一样的事情,或者说是激起无法取代的事情,那就是制造意义和获取意义。
谁掌握了意义的规律,谁就掌握了未来。
如何成为不可替代的人?哪些工作会是未来最有价值的工作?假如你做的事情会让一些人感到,产生的东西是不可以别替代的,这段时间没有白白度过,哇,那你就是人生赢家。
意义的规律,在于独特性。
意义的定义是人类通过互动交流产生的建构,它的根基在于一个一个独特的人,有别于其他人的人。纵使全世界的珍宝都堆在你面前,始终无法取代的,在心里填补不满的,终归是人,而且是那一个或几个特定的人,所谓的意义就在这里。
在近未来,在人工智能时代,真正重要的是成为一个独特的人,有自己的鲜明个性,而不是成为一个符合公认标准的,所谓的“好人”。那些属于你而别人都没有的东西,所有小众的审美、独特的趣味、你的爱好,经历、使命和梦想,甚至你受过的伤、你的缺陷、你不想提起的往事,你的秘密,这些东西最终被打成一个包,它就是你可以被称为“你”的东西,它会成为一种独特的价值,也是未来你最值钱的、意义感的来源。
14、联结是意义的来源
联结包括三类:
1)和某人之间的关系,这里的人可以是家人、朋友、觉得很重要的某一个人或者几个人。比如,通过努力工作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样通过做事和家人联系起来,意义就产生了。我们大部分人的意义感都来自这里。
2)和某些事务的联结,围绕这些事务,我们可以有很多体验,如一个学科、一门运动、一个艺术品乃至一只宠物。
3)抽象意义上,和某种观念的联结。
总结起来,跟具体的人、跟某个事物、跟观念之间的联结,是我们意义感的三大来源。
联结不是实在的东西,是我们头脑中的一个信念,是一种被建构出来的关系。
为了好好做一件事,做 得开心,做得来劲,我们恰恰需要问自己:是为了谁或为了什么,才做这件事——在这件事情里,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只有我一个人。
有三个认知上的不同转换,来跟他人和事建立联结,获得意义感。
第一个转换,建构论,我们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建构,来为一件事赋予意义;
第二个转换,视角的转换,从只看到自己的视角退出来,看到关系网络中,其他人,其他联结的角度。
第三个转换,为消极的事情赋予积极的意义。
记住,不管你在做什么,你从来不是一个人,你只是需要在你身边,看到更多更多存在的联结。
15、放下,承认更高的存在
成功学的思维是掌控思维,它的本质是:否认别人的存在,试图用自己的意志来决定一切。
意义感来自于我们与外界之间建立关系,而关系的重要前提是:承认万物有别于“我”,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只有这样,它们才能与“我”产生真实的互动,才有联结和意义感的容身之处。
掌控思维,其实是在认知层面上消灭了“我”以外的万事万物。我们从小就在接受这种思维,比如说“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在这种观念里,其实没有所谓的关系,成功就是把别人排挤掉,它是一个目中无人的状态,我们觉得一切都是有由“我”来控制的,我只要努力就可以了。
事实上,很多事情是我们和别人共同决定的,虽然它看起来像是一个人的事,但其实我们只是在无形中,顺应了大的形势而已。
我们需要换另外一种思维模式:合作思维。
合作的前提,就是承认有很多事情是自己掌控不了的,一切跟合作有关的互动,沟通也好,谈判也好,管理也好,都是在承认他人独立性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先承认这个东西不是自己,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才能和他人建立关系。
看到不同的人,跟他们合作,这样的思维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意义感。合作思维的前提,是接受不确定,接受无法掌控,承认自己的无力。佛教一直说放下,放下了,心就安了。
我们建立意义感的过程,其实就是我们放弃掌控的过程。我们越是意识到很多事情不在我们的掌控当中,我们试图去理解别人的意志,去理解时代的意志,去理解更大的、更超验的那些命题,我们就越是会指导自己在这个过程里扮演了怎样的角色,看到我的意义在哪里。
16、存在的孤独
我们看到,无意义是今天一个普遍的主题,我们用各种方式来组织自己和外部世界的联系,来对抗虚无。
存在主义心理学有一种描述,叫存在孤独。欧文亚隆把孤独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最表面的层次叫做:人际孤独,也就是独处,跟别人有距离,没什么朋友。
第二个层次是心理孤独,朋友很多,但心理感受不到联结,表面上看很热闹,心里很冷,心理压抑了很多欲望和情感,避免可能遭受的伤害,因此存在分裂感,在人际情境中体验不到正常的快乐,感到孤独。
第三层次就是存在孤独,是个人与任何其他生命之间存在的“无法跨越的鸿沟”。一个人不是没有朋友,也不是体验不到对这些人的情感,而是在心里深处,知道自己和他人本质上仍然是无法融合的个体。
我就是我,没有人的生命跟我是重合的,我是宇宙中一个独特的存在。
真正的自由是知道只有自己承担选择的后果。自由是有重量的, 这个重量,换一个词就是孤独。
孤单并不罕见,我们在生活中常常遇到,只是我们在逃避它,假装它不在。我们骗自己说,我不自由,我想做的事情做不了,因为我们知道,当我们意识到自由的同时,我们就会恐慌和无助,我们知道自己有多孤独。
一位哲人说过:成为人意味着孤独,一个人的成长,意味着探索新的安于孤独的模式。
我们唯一能做的,是找一个新的模式。
存在主义心理学看来,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勇气,在于你是不是能够接纳真正的孤独,作为人生基本的底色和背景,你是否有承受它的勇气,你越是勇敢,越是能够真正地爱别人,而不是为了消除孤独,被迫去和别人建立联结,欧文亚隆把它叫做“成熟的爱”。它是我们面对生命真相的一种态度,可以被总结为三个方面:
第一,以无所求的方式去建立一段关系,它强调,我们跟别人建立联结,不是为了索取和交易。我们做事情是为了和别人交换,同时也是为了我们自己,它最终会成为我们的一部分。我们最终的意义是靠自己做的是建立起来的。
第二,充分地呈现自己,我们看到一个人,同时也让那个人看到自己。
海德格尔提到两种不同模式的关爱或关怀,一个人可以直接进入另一个人的世界,减轻一个人面对存在的焦虑,这是我们说的投射,把自己的态度和意见加在另一个人身上。还有一种呈现,是把自己放到另一人前方,通过对方如实地看到自己存在的处境,来“解放”对方。某种意义上,也是解放自己。
真正的了解,是一种对方本来的样子去了解,我们才可能摆脱一种工具性的存在,每一个人以完整、丰富的生命个体呈现在对方面前,才会构成圆满的对话和关系。
第三,彼此分享孤独,从而缓解孤独。孤独其实是没办法消灭的东西。
心理学家认为,好的关系是要以保存人的完整和个体性为前提的,两个人越独立,越是能各自成为自己,才越可能建立好的关系。
在成熟的爱里,我们承认了孤独是个体的生存事实,我们在尊重彼此独立的前提之下,依然相信两个孤独的人,可以通过“分享孤独感”来缓解孤独。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全然孤独和无助,但如果我们走出自己的封闭空间,发现他人在同样的孤独和恐惧中,我们对孤独的恐惧就会转为对他人的共鸣,使我们不再那样惊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