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等等吧,资料还没交上去;我还不确定工作是不是合适,结婚先等等吧;最近太忙了,过一阵儿我们再回家吧;等忙完这段时间,咱们再出去旅游;再十分钟,就十分钟我就起床……
我们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各种的拖延,小则起床迟到、大则重要决策的延误;拖延的背后是推卸和妥协;造成的后果是损失和挫败。
感情的延迟是动力的消退和阻力的增加——旅行篇
五年前是我和小A正式开始交往的第二年,那年小A三十二岁。当时正好朋友的关系拿到马尔代夫旅行的超低折扣,在查看吃住行等一系列需要的花费后,我们定好了最佳出行时间;临行前一个月小A因为工作上的事延缓了出发的日子,后期又因为工作项目、家庭、心情不爽等等原因而一拖再拖;我们当初计划出来的费用也被跑步机、苹果电脑、衣物等各种消费所替代。
我同小A又进行了第二次旅行计划,或许近一点的地方更好,选择了用年假带着假日大概半个月的时间去趟香港。待向公司请了假、预定了酒店机票后,临行前一周小A的家人从南方老家赶来,老家要修盖房屋,希望小A回去帮忙。小A在北京忙活着招待亲人,随后跟家人一同回了南方。而我则处理取消行程后的种种事宜,白花了钱、晃点了公司还被小A指责,原因是我同小A的旅行行程可以是“随即安排”,我不懂事而且分不清轻重缓急,玩随时可以出去玩,但家里盖房要紧。
待小A从南方老家回来已经是半个月后的事了,“玩随时可以玩”拖了差不多一年之久,期间我也成了那个可以“一拖再拖”之人。当“悲伤”和“怨愤”不允许被表达的时候,内心里的情绪便转化为了别的东西。诚然,我没有同这个人最终走下去,原因并不是旅行上的拖延,而是最终我们的关系转化成了借口、推卸和失信,而这些在生活当中都是致命的,因为结果所导致的不尊重、不在乎会充斥着你日后的所有生活。或者说不尊重和不在乎会导致拖延怠慢,这个无外乎情感和工作,经常迟到的人和让伴侣苦苦等待的人往往会在对待这件事和这个人上有共通之处,我们往往不是因为一件事而发生争执,而是这件事背后的价值观与为了对方愿意放弃、承担和妥协多少。
一个家庭的诞生如同新生儿一样,家庭性格的塑造、家庭氛围的养成、家庭的气质等等都是由最先共同组建家庭的两个人营造的。而在一个缺乏基本信任和尊重的家庭中,其家庭成员注定是无法的健康成长的。或许我们在经历一定的事件后会逐渐有意识的来培养家庭氛围,但确实需要通过某些磨炼和牺牲来达成。
在未充分为未来做好准备的时刻,我们最需要的是彼此的信任和关爱,而这份信任和关爱是无法靠拖延来兑现的,如同时间不能停一样,在对待重要之人的时刻也不能吝惜我们情感和精力。开花和结果毕竟需要养料充分的土壤。
五年后的今天是我同小D在一起的第八个月,这年小D二十九岁,恰逢我三十岁。三十岁的生日小D希望带我去一个可以留下美好回忆的地方。生日的前一周小D给了我马尔代夫的双人机票,“在你美好回忆的地方,希望有我的身影陪伴”,简单的表白和祝福却厚重而深沉,心意自然是明了的。
带着安定的心踏上旅程是舒适和缓的,我和小D的行程不疾不徐,没有相互拖沓、没有间歇指责。在那时,我所能想象的最好的爱情就是这样的了;而刚刚好的是,小D也对我说了同样的话。
恰逢一个适合的岁月,刚巧遇见了你,不由分说的我们在一起。我们少了争吵、背叛、哭闹;我们只是做我们自己该做的事情,对待感情没有拖沓不扯后腿。
在结婚前,朋友Y问:同小D这样平淡没有波澜的状态时间长了会无趣吗?朋友Y跟她的老公在历经数次分手、绝食、打闹等种种折腾后才结了婚。婚后的日子跟恋爱相差无几,隔三差五便到处电话诉苦,上班分心,不顾形象的在公司同老公大吵大闹,因此吃过苦、受过罪、丢过饭碗。按照她的逻辑来说确实一天下来除了老公没有别的东西,她说他们的感情深、彼此视对方为珍宝,或许在时间和精力上的任性占有是她所认知的最强证明。
婚姻生活是一段陪伴和相互提携的过程,我们大概只能按照婚姻健康度来区分好坏婚姻,而不能给婚姻定下正确与否的标准,毕竟最清楚的还是当事人,跟你过日子的也是当事人。我们求同存异、辨伪识真,我们用心看,最终我们只会发现一点,好的婚姻是可以让双方成长的,成长的鉴别则在于相处中是舒适从容的。
一个强力的拖延会带着若干个潜意识的不愿意,我们惯性的接受和拒绝,钝化了感觉器官,跟着情绪狂乱走的人,伤人伤己。事世下,我们先看清自己,才是唯一的解药。
药不能停·时间不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