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在“新食代”里表述了一种期望:“在新食代,我们是不是可以试着缓下自己的脚步,少吃一点,吃好一点,并且学会等待,等待花开、等待果熟,等待不同季节的不同食材,等待一道食物用繁复的手工步骤细心料理。”
现实往往在期望的另端。
九十年代的台湾,速食快餐与经济起飞并行。
蒋勋先生有些忧虑。
快速,制作要快,递送要快,连吃也要快,一连串的快动作下来,重口、粗糙、对付的印迹甩不掉了,食物的本性也没有被充分发挥,一餐一饭的目的打了折扣。
吃饭,似乎成了程序,履行一下这个步骤即可,省下时间精力,做别的事情。
吃饭,不是重要的事情么?
别的事情,都比吃饭重要么?
三年前的秋天,兴中路北端的过街天桥上,几人年轻人拎着“饿了么”的宣传标语沐浴着暖和的秋光,第一回听到“饿了么”的名字。转头之间,“饿了么”的快递员、“美团”的快递员、“蜂鸟”配送员随处可见,而我们自己,也记不得做过多少回他们的顾客了。
速食快餐的网络遍布整个中国,我们差不多都当过被服务的终端。
我们的世界表现出这样的趋向:不值得在吃饭上耗费智慧、时间、精力,应该省下来智慧、时间、精力做重要的事情。
早饭,刚起床的人都没什么胃口,简单弄点吧,或者不吃了,或者外面对付一口。午饭,在单位解决,食堂或者外卖。晚饭,累了一天了,买点现成的拌菜卤菜,回家再弄点快的,还应该减肥呢,差不多弄弄就行。
是周围很多人家的饮食常态。
家里的冰箱,装满了各样的速冻食品,冻饺子,冻鱼丸、冻鸡块种种,要吃的时候,烧些开水,热些油,加工一下,又方便又营养。
是周围很多人的烹饪思维。
有学生的人家,其中一些家长,为了孩子的营养,会认真准备每一餐饭。还有很多家长,随意打发全家人的饭菜。
在速食快餐背景下长大的孩子,不大会做饭,也很难有耐心学习做饭,最怕的是对饭的思维形成快速化的模式
我自己的孩子每隔段时间会点外卖速食,会馋方便面,但我们家的绝大多数饭,都是我们认真做出来的。孩子基本上吃的是父母做的家常饭。
有时我跟他讲,以后上大学了,假期要学做饭呀。
孩子却不大认可,以后我上班,很忙的,吃外卖就行。
简单的饭菜你得学会呀,自己做的有营养。而且,自己会做,想吃什么就做什么,烙饼、包饺子、擀面条、炒菜、炖汤,多自由啊。出锅就吃,又新鲜又热乎。等你自己要学会做一道新菜,,也很有成就感。
做饭多累,又费时间,怎么会有成就感?
他没有亲手做过饭,不知道家常饭也是熟练工种,基本技法会了,平常的三餐,并不多费什么时间。做饭也并不难,用心琢磨,做出来的成果绝对将那点疲乏一拂而空。他也还不知道大人们用心准备出一餐饭的满足与快慰,选择食材,调和味道,考虑烹调方式,小心操作,准备饭菜的整个过程都充溢着期待的愉快。
他还小,现在我只期望他有吃家常饭的思维。吃饭,就是要吃自己用心做的家常饭。我还愿他养成吃饭不能对付的习惯。即使是忙、累,一个人也好,一个人也好,都得好好做饭,好好吃饭。
同事的女儿在外面工作,姑娘博士毕业,是个科技工作者。早上自己做两餐,一顿早餐,一顿带到单位的午饭,虽然单位有食堂解决员工午餐。晚上下班,再精心地准备一顿晚餐。虽然一个人在外多年,也还没有成家,但她的爸妈很放心。
愿更多的人象这个姑娘一样用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一日三餐。
这几天,正追看央视首播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美食,总是不经意地从心底唤起层层叠叠的柔软和温暖。认真地做好一餐,既是对食物的尊重,也是对生命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