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26-黄珍烟
绘本被称作是适合0-99岁共同阅读的“无龄化”书籍,所以今天晚自习的时候我决定换个身份,换种角度给学生上一次课,我与她们分享的绘本是《米兰迪和风哥哥》,因为这是个关于少女少年追梦的故事,我觉得很适合16、17岁的小姑娘们。
暖场导入:这个绘本讲的是一个爱跳舞的少女—米兰迪想尽各种办法请风哥哥来当她的舞伴的故事,而晚上的听众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孩子,恰好舞蹈是她们必修的技能课,所以我觉得让个别姑娘上来展示下她热爱的舞蹈作为开场能引起她们情感上的共鸣。
封面上,山脉绵延、鲜花遍野,不知谁的衣裾在空中飘荡,一幅令人心驰神往的美国南部风光画引领我们走进了故事。呼呼呼!呼呼呼!春天来了,风哥哥回来了。他高抬着腿,越过了里奇托普……出现在我们眼前的风哥哥是一个黑人小伙,他头戴高帽,手舞银杖,一身绅士打扮,长长的斗篷在身后飘舞,与绵延的山脉几乎连为一体。他所来到的里奇托普,位于美国南方的田纳西州,这里有着绵延不绝的山脉、星罗棋布的牧场,辛勤的非裔美国人过着他们的农牧生活。
接下来画面一转,少女米兰迪出场了。她心心念念的,是即将举办的舞步比赛。从非洲大陆到美洲大陆,非裔美国人对舞蹈的热爱从未改变。劳作之余,擅舞的人们在踢踏的舞步和音乐声中释放着热爱自由的天性。舞步竞赛的举办日,不啻为盛大的节日。第一次参加比赛的米兰迪拿定主意要赢得比赛,为此,她突发奇想,要请风哥哥来当她的舞伴。虽然奶奶说这太夸张,但妈妈给了她信心。更重要的是,在少女的心中,没有什么不可能。傍晚时分,米兰迪信心满满地出门去抓风哥哥了。她一路追寻着风哥哥的踪迹,左扑右堵,还向大人们请教妙方,有一搭没一搭地跟少年伊泽尔聊着天。风哥哥可不是那么好抓的。他踏过草地,穿过树林,掠过树梢,一次次被捉住,又一次次逃遁,最后终于被严实的木门堵在了鸡棚里。少女初战告捷,舞步竞赛也要开始了。正当我们满心期待女孩与风哥哥共舞时,情节却陡然一转:米兰迪竟然在临上场前换了舞伴!原来,她的小伙伴伊泽尔被人轻视、嘲笑了,米兰迪一怒之下,毅然邀请伊泽尔当自己的舞伴,还如愿赢得了比赛!
我们不禁奇怪,风哥哥去了哪里?“这两个孩子在随风起舞呢。”奶奶不经意的一句话,为我们揭开了谜底——看来,风哥哥并没有缺席,在孩子们飞扬的舞姿中,也交融着他的身影! 不过,作者在风哥哥身上下了那么多笔墨,最后的赢家却是“傻小子”伊泽尔。这个结局还挺让人意外的。伊泽尔好像笨手笨脚,不是绊倒自己,就是弄倒木堆,要是他向来如此,那么在比赛中的超常发挥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仅仅是因为风哥哥的助阵吗?再一细想,我的心中有了一个猜测。也许,少年之前的失常表现,只是看见心上人时的慌乱失措吧。目光昭然若揭,口中却小心试探,欲说还休,懵懂却不自知,这就是青春期的情愫啊。看到喜欢的人另有心属,却装着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不是少年们的“惯用伎俩”吗?而在前言中,作者提到,这个故事的题材取自她祖父母年少时的经历:他们在年少时,曾携手赢得了一场舞步竞赛,并由此结缘,白头偕老,这正从侧面印证了我们的猜想。
风动、心动、少年情怀总是诗。所以最后的延伸我跟小姑娘聊聊她们追逐的梦想?聊聊她们心目中的“风哥哥”,哈哈,收货颇多,我觉得我更靠近她们一点了,感谢亲爱的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