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的时候,餐桌上常出现的早饭有糖油饼儿、炒肝儿、面包夹肠儿、西红柿方便面等等,但我最念念不忘的是煎饼果子。
在周末的早晨,我和小姑骑着自行车赶赴附近一家正宗的煎饼店,那家品种丰富,有绿豆面儿的,小米、糯米、红豆、荞麦、玉米、黑米、紫米等各种面儿的,让人眼花缭乱。纠结症犯起时便选杂面儿的,这样好了,营养均衡。店家很快摊起了饼,饼皮儿薄脆,娴熟地敲上鸡蛋、撒上芝麻,待鸡蛋成型后翻过面皮儿,麻利儿地涂上酱料,撒上葱花,放上生菜和脆饼,折好装袋拿走。在排队等候的时候发现在店面的不远处支着一口油锅,老板从锅里挑起了一张张脆饼,恍然大悟,原来脆饼是这样做的。
等我们拎着煎饼果子到家时,姑父一定已经把打好的豆浆倒上了,就这样开启了一个完美的早晨。有时候,一个煎饼果子吃不完,留到中午一样很乐意去吃。也有时候,我们犯懒,一个煎饼果可以把早饭、午饭一并解决了。
今天迎来了本学期以来第一个没课的下午,吭哧吭哧改完四套作业后两眼发花头犯晕,早早下班去了我荒废了一个寒假的菜园子。去年遗留的生菜在春风春雨的滋润下长势喜人,摘了一些洗净后正思考怎么吃,就看到了从家带来的炒好的芝麻,想着冰箱里还有刚买的一打鸡蛋,煎饼果子的画面便呈现了。没有绿豆粉,就用全面粉;没有脆饼,便让同事明早买油条带来,于是这个为大家做煎饼果子的计划便诞生了。哦,对,还有最佳搭档——豆浆,于是泡上红豆、黄豆、黑豆、花生,洗好豆浆机,然后开始期待明天早上吧!
Ps:今天突然冒出的想法,想写一个“记忆中的味道”系列,搁笔久远,文字粗糙笨拙,希望大家见谅。开篇,就送给那些美好的早晨,送给那个留下很多美好记忆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