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并把你摁在地上狠狠地摩擦...摩擦......你不要灰心,也不用丧气,你先静静的趴在那里,一点一点地积攒力量;然后再慢慢地往前鼓涌...像毛毛虫一样向前鼓涌...鼓涌......总有一天,也会到达目的地。
-------------------------------舒雪洁诺夫.斯基
胡岩上小学的时候,他的父亲老胡还没有靠边儿站。
老胡是四野的人。四野堪称虎狼之师,当年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大半个中国,从白山黑水一直打到离赤道最近的海岛。可谓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令敌人闻风丧胆。
老胡如果一直呆在部队,五五年我军第一次授衔时,评个开国少将那是手拿把掐的。
当部队打到龙泉时,上级却让他留在了这里。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虽然他心里很想留在部队。
老政委引用教员的话,语重心长地对老胡说,“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要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你是个有文化的人,地方上更需要你这样的人。好好干,不要辜负组织上对你的期望。”
于是,老胡一个北方人就这样留在了南方。
剿残匪,打土豪,搞土改...把地方工作搞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
老胡毕竟是个知识分子,读过很多圣贤书。他领导搞各项运动的时候,很注意方式方法,没有搞一刀切。而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处理。
他通过下乡调查,发现当地有名的“土豪”迟家,在四里八乡口碑很好。比如,在灾年救济灾民,免去佃户的租子,办学堂,还资助了不少穷苦人家的孩子上学等等善举。可谓开明乡绅。
因此,老胡对老迟家很多事情都是手下留情的。
迟老太爷虽是闲云野鹤,却也知书达礼,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亦非等闲之辈。
他有两子两女。两子为大,皆从军。在抗击倭寇的战争中,驰骋沙场,为国为民立下过汗马功劳,位列国军校官序列。二小女皆待字闺中。大女自幼熟读诗书,且在学校中接受了进步思想的启蒙。
老胡早年参加革命队伍,戎马倥偬,虽已过而立之年,也尚未成家。
迟老太爷是何等人物,自然懂得顺势而为之理。他发现老胡虽一介武夫却有儒士之风雅,若能攀上这一高枝,背靠大树好乘凉,日后也能荫庇后世子孙。
事不宜迟,防夜长梦多。迟老太爷随之拜托媒人上门提亲。老胡自然无话可说,满口答应。能娶上本地迟家大小姐那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好事啊,况且人家迟大小姐还比自己少了整整一轮。可谓老牛吃嫩草。
新社会新政权,新事新办,婚礼简单而热闹。
婚后老胡才发现二人的生活习惯有很大不同。老胡是北方人,爱吃生大蒜,爱吃面食;而他的小娇妻则讨厌大蒜味儿,爱吃米饭。但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丝毫没有影响他们夜里制造革命接班人的热情。
六年时间,胡岩的三个姐姐相继出生。这让三代单传的老胡有点沮丧,虽然他投身革命多年,也接受了很多进步民主思想的教育,但骨子里还是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包袱。
迟家大小姐也觉得对不住老胡,虽然这事儿不能怪她。她是标准的贤妻良母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种儒家思想也深深地影响着她。于是她隔三差五就到菩萨庙里烧香拜佛。
不知是观音菩萨的保佑,还是老胡辛勤耕耘的结果。在三年自然灾害结束后的第一个初春时节,我们的主人公胡岩同志终于呱呱坠地了,老胡给他的宝贝儿子取了个乳名“春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