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Activating Event)事件:发生的事件/事情(前因)
B(Belief)想法:想法/信念(看待事件的
角度)
C(Consequence)情绪:产生的情绪/行为(后果)
原本,我们以为是发生的事件(A)直接导致了我们的情绪反应(C)
例如:事件(A)老板对我的项目方案提出反对意见
情绪(C):我很难过
情绪ABC理论告诉我们:我们的情绪(C)其实与发生的事件无关,而是与我们如何解读这件事(B)有关。
例如:想法(B)老板是在否定我的努力、否定我的能力、否足我这个人。
情绪(C):所以我很难过
这就是为什么面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是因为他们对事情有不同的解读。
因此,我们需要管理的并不是情绪本身,我们需要管理的是,那些非理性的想法和信念(B)
例如:这件事里,我需要管理的并不是难过的情绪(C)而是我的非理性的信念和想法(B)“老板对我的项目方案提出反对意见,一定等于是在否完我这个人吗?”
如果你经常有负面情绪,很可能是一些非理性信念所导致。
著名心理学家艾利斯 (Albert Ellis)总结了非理性信念(irrational belief)的三个特点
1· 绝对化要求(Demandingness)
具体表现:
·以自己的愿望为出发点
·认为某一件事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非常绝对
·将【希望】【想要】绝对化成【必须】【应该】【一定】
案例:
·我必须要赢
·我对你好,你也应该对我好
·我一定要被所有人喜欢
2·过分概括化(Overgeneralization)
具体表现:
·以偏概全、以一概十
·过分概括化的人在看问题时容易走极端,往往导致对自身或他人的不合理评价
·将【有时】【某些】过分概括化为【总是】【所有】【全部】
案例:
·自己某一方面能力不行,便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别人稍有过失,就判定这个人总是不靠谱
3· 灾难化/糟糕至极(Awfulizing)
具体表现:
·遇到不好的事情会把负面影响过分夸大
案例:
·没考上好大学,我这辈子就完了
·今天老板批评了我,我在这家公司彻底没有前途了
非理性信念如何影响情绪的?
1· 今天老板批评我了~老板肯定是对我有看法了,我在这个团队没有前途了(交难化)
导致情绪:沮丧、不安
2·跟同事持不同观点~我必须要赢(绝对化)
导致情绪:愤怒、激进、争论不休
3·项目没有达成预期结果~我必须是一个全能的的人,所有方面都必须成功(绝对化)
导致情绪:自我怀疑、内疚、沮丧
4·面对一个全新的、有挑战的工作~这个工作任务关系着我在这家公司的未来前途(概括化)
导致情绪:紧张、害怕、担心、焦虑
5·男朋友没有及时回我的微信~他一定是不在乎我了,不爱我了(概括化)
导致情绪:难过、生气
6·你不开心,然后男朋友问你:“你怎么不开心了啊?”~男朋友必须懂我的一切,才证明他爱我(绝对化)
导致情绪:更生气了,反问“我为什么不开心,难道你不知道吗?”
7·在自媒体上发了一篇笔记,结果遭人喷~我一定要被所有人接受和喜欢(绝对化)
导致情绪:难过、郁闷
8·孩子次数学考试没及格~完了,孩子这下考不上好初中,以后考不上好高中,就考不上好大学,人生没有前途了(灾难化)
导致情绪:失望、焦虑
打破自己的非理性信念,80%的不开心可能就消失了
如何打破非理性信念?
关于生活的例子
1·找到产生负面情绪的人或事~每次看到我老公躺在沙发上打游戏,就觉得特别生气和不爽。
2·分析自己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觉得老公不务正业、浪费时间,所以生气。
~我在一旁辛苦的做家务,而老公却躺在沙发上打游戏,让我觉得很不公平、很不爽
3·从原因里找到非理性信念(如果自己发现不了可以通讨朋友、亲人来帮你发现)
~打游戏就一定是不务正业的行为。
~因为我做了家务,老公就必须做家务(我们必须用同样的方式为家庭做贡献)
4·将非理性信念替代为理性信念~老公打游戏,本质上跟我自己逛淘宝、刷视频没有区别(我们都有自己的娱乐和放松方式)
~做家务是我对家庭的贡献.老公有他自己的贡献方式(例如:搬重物、开车当司机⋯)
5·下次再遇到类似的人或事时停一停,先想想自己是不是又陷入非理性信念的怪圈,然后用理性信念进行替代。
后来,每当看到他躺在沙发上玩游戏,我就对自己说:“他是在逛他的“淘宝”。
一旦想着他打游戏跟我逛淘宝是一回事,我就很能接受了。
关于工作的例子
1·找到产生负面情绪的人或事~面对同事的过分要求,即便非常想拒绝,但没有勇气Say NO,害恒和纠结的情绪
2·分析自己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担心Say NO或拒绝同事,会让对方不满.会伤害对方,会破坏彼此之间的合作关系
3·从原因里找到非理性信念~如果拒绝对方,就一定会伤害彼此的关系(绝对化、灾难化)
4·将非理性信念替代为理性信念~彼此的合作关系,不至于因为一次say no或拒绝,就遭到伤害
~Say no或拒绝,也可以有好的态度
~这也是一个与对方沟通的好机会,能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底线和原则
5·下次再遇到类似的人或事时先停一停,想想自己是不是又陷入非理性信念的怪圈,然后用理性信念进行替代
每次遇到想拒绝,却又不敢的时候,我会对自己说:
~我是有合理原因的,我可以保持态度良好
~拒绝并不代表就会破外合作关系,如果对方真因为这次拒绝而不愿再合作,那就是对方的问题。
最后:这些非理性信念陪伴我们的生活这么久,且无形扎根于我们的认知和心智,所以发现起来并不容易,改变起来就更困难了,所以这个过程需要很大的力量和勇气,以及不断的坚持和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