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胖喵一九零
阳光的午后,悠闲的下午,在这难得慵懒的时间里,我选择了阅读一个简单纯粹的故事,这是我曾看过的一部电影的原著,静下心来细细品味这些文字,发现比之电影,诗意般的文字带来的想象有更丰富的画面感,另有一番味道,但这仍然是一个让人入迷的故事,温馨,动人,正如它的名字,Flipped(怦然心动)。
《怦然心动》是美国作家文德琳·范·德拉安南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青春期孩子的有趣的成长故事,故事背景是上世纪的60年代,故事中多有提及当时美国的家庭教育、生活环境和国家政策等等,看似复杂、含意极深,但实际上讲述的确实一个十分简单的故事,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一棵无花果树,便是这个简单的纯爱故事了。
故事从布莱斯一家搬到小镇开始,邻家小女孩朱莉主动前来帮忙,二年级的布莱斯被朱莉吓了一跳,二年级的朱莉却对布莱斯一见钟情。布莱斯闪亮的蓝眼睛和漂亮的微笑让朱莉的心像被电击中了一般,她迷上他了,并相信终有一天,她会和他接吻的。从此,朱莉千方百计的接近布莱斯,布莱斯却总是对她避之不及。
大概是每个人的青春期里都有着不可抹去的记忆,在那个充满想象力的年龄里,总会有那么一个人让我们念念不忘,并且忘我地追逐,朱莉对于布莱斯的迷恋和幻想,大概也是如此吧!可是,那时候的朱莉不明白,她被他的美眸和微笑迷住了,便以为是一见钟情,其实八岁的孩子总会放大这种基于好感的喜欢,就像她回答父亲的话是说,The first day I met Bryce Loski, I flipped.(见到布莱斯·罗斯基的第一天,我心动了。)
看到这里,不禁让我想起了首因效应和晕轮效应,好的第一印象能给人在往后的相处中产生先入为主的效果,晕轮则类似于迷恋,也称光环效应。朱莉第一次见到布莱斯时,他给她的印象是完美的,因此,对于布莱斯的爱理不理,朱莉并没有放在心上,她依然欣喜地追着他,直到她看到了布莱斯并非她想象中的完美。
她最爱的无花果树要被砍掉时,她尽力保护,并希望布莱斯和其他伙伴与她一起并肩作战,可布莱斯却对她恳求的眼神视而不见;她满心欢喜地免费给布莱斯家送上可以卖钱的鸡蛋时,却看到布莱斯家因为害怕不卫生而扔掉;她决心修辑前院,并得到布莱斯的外公切特的帮忙时,切特理解她家因为要照顾有智障的舅舅而生活拮据的事实,可布莱斯却只因附和朋友,而拿此事嘲笑她。
这样的布莱斯让朱莉开始明白了父亲说过的关于整体胜于局部总和的道理,朱莉看到了布莱斯美丽的蓝眼睛背后有着空洞的灵魂,他肤浅,他懦弱,他的“徒有其表”在她眼里不再完美。年龄在涨,人的心智也会随之成长,朱莉本是一个单纯可爱、勇敢善良的女孩,在经历了这些伤心和成长之后,她还是那个开朗的女孩,却不愿意再当那个追着布莱斯跑的女孩了。
布莱斯从小就一直对朱莉避之不及,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他都有意无意地刻意躲避她,甚至故意做一些伤害她的事,他告诉自己他讨厌她,他想让她对他死心,但直到朱莉不再关注他,布莱斯才可悲地明白,原来他心中一直深信她的目光始终在他身上,并且已然习惯她的追逐。
如果不愿意放下偏见去了解,也许永远也不会知道,有些人,有些事,有些物,对一个人的意义是什么。切特,也就是布莱斯的外公,睿智的老人似乎洞察了这一切,当他看到报纸上的新闻时,他会让布莱斯放下偏见认真读一读那篇关于朱莉的报道,在他不辞劳苦帮助朱莉修辑院子后,他会抨击女婿对朱莉家的冷嘲热讽,他会告诉布莱斯,朱莉是个好女孩。
在朱莉故意冷落他的态度中,在朱莉逐渐疏远他的过程中,在切特说起朱莉的话语中,布莱斯慢慢意识到其实自己是在意朱莉的,在关于朱莉的文章中,他开始重新认识朱莉,也开始慢慢正是自己的内心,真庆幸布莱斯能意识到:I had flipped. Completely.(我心动了,完全心动了。)
也许连布莱斯自己也不明白,为何他从小就会怕见到朱莉,怕跟朱莉说话,各种原因或许不是因为他讨厌她,也不是因为他觉得她奇怪,只是因为在他眼里,朱莉一直是特别的,独一无二的,他害怕与她一样变得与众不同。
青春的懵懂和萌动让人更深刻地记住了那些关于成长的笑与泪,朱莉曾经试图与布莱斯分享一幅美丽的风景,也曾试着与他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可对她存有偏见的布莱斯却一直漠视不理,直到后来他看到报道上朱莉说的话:The higher I got, the more amazed I was by the view.(我爬得越高,越为眼前的风景所惊叹。),他才意识到自己错过的不仅仅是一幕风景,还有一份心意,布莱斯终于知道了朱莉为何总喜欢爬到树上,为何在树被砍掉后那么伤心了。
心动是好感的开始,是喜欢,是简单的,可爱是相互扶持的过程的,是包容,是复杂的。很多人等到快要失去了,才开始懂得珍惜。在布莱斯和朱莉的这段关系中,他们步伐的不一致导致了一直都在追与赶,当朱莉穷追不舍时,布莱斯爱理不理,避之不及,可当布莱斯意识到他对朱莉的好感时,朱莉却已然打算放弃。
还没知道结局时,我曾一度希望他们不要错过彼此,幸好朱莉是一个很执着的女孩,尽管她已经决定了放弃布莱斯,但过去的记忆和期盼植根过深,她还是一直等待着布莱斯的回眸,当他最终勇敢地承认了他喜欢朱莉的事实,他为她亲手种上梧桐树苗时,勇敢的朱莉又回来了。
从年轻懵懂的悸动中,我们能看到每个人内心对于爱慕之情的渴盼,有很多的时候,让人心动的仅仅是第一眼,可是看人得看全,不能被表面所蒙蔽,不能被目光所欺骗,如朱莉,如布莱斯。
如果有一天,一个人绚丽如彩虹般出现在面前,你便知晓,其他人只是浮云,其他人的目光也都是云烟,正如书中饱含诗意的一段话:Some of us get dipped in flat, some in satin, some in gloss. But every once in a while you find someone who's iridescent, and when you do, nothing will ever compare.(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有不少人提出,这个故事中的家庭教育和价值观的养成令人深思,作者笔下的每一个人物都独具代表向,不仅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的一些常见的文化,也吐槽了一些世俗的诟病。虽然现在已经是21世纪,新世纪自当有新的变化,但其实世俗的眼光无论在哪一个时代,哪一个社会,都是不可避免的,唯有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才能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所以我也无意于研究那些故事背后的意义,这个作品给我与众不同的感觉,并不是因为其深意,却仅仅是因为这个青春萌动的故事,我为之心动的,也仅仅是因为这个叫朱莉安娜的勇敢的姑娘,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当我们遇到一个从内到外都散发着如彩虹般绚烂光芒的人时,我们便学会了欣赏美的真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