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周末愉快。
这周的行情还算是比较稳定的,依旧是小阴小阳走盘整。周五因为美股大跌,A股也跟着低开了1个点左右,不过尾盘并没有出现大幅下跌的情况,反倒给了我们一种空头似乎消耗殆尽的感觉,全天成交量也缩回到了大盘暴涨之前的水平。
从消息面看,美股暴跌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原因。这次下跌主要以苹果和特斯拉等科技股带头,但这绝对不是基本面发生重大变化所造成的。美联储也未发布任何加息的新闻,货币政策依然保持宽松。更多的可能是部分获利盘了结,从几个科技巨头中抽离导致的。
从技术面看,美国几大指数进入8月后的涨幅就开始陆续走出一段背离,道指呈现得更明显一些。背离段且不说能走到多少点,但越往上走下跌的几率自然也越大。图形反应的是情绪,股票涨多了就要跌,涨涨跌跌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
大周期上的图形不是一两天内就能完成的,有的是时间去做应对。贫僧未持有美股,就是个看客瞎操心。
看大A,有人说3200-3400点才是主力在这轮行情中的成本区间,主力还差一次出货的机会。当这样去思考的时候,其实已经默认了市场中有一个“主力”,把炒股当成了博弈,把股票当成了“筹码”。博弈有博弈需要注意的风险,无论对错,但求尽量知行合一。
今天聊一下节能风电,一个冷门的板块,一只冷门的股。
这只票我拿了3年多4年,现在看来过去几年并不是一只值得关注的成长股,因为看股价实实在在就是没有涨起来,往回看图形基本上就是一潭死水。当时买入是没有过脑子的,只觉得股价低,又是清洁能源行业,拿着不会亏。确实也没有亏,只是从来没有过可观的利润,如果强行去对比一下通胀和银行利息,应该还是略亏。
这两年的热点都集中在了科技、医药和消费,你方唱罢我登场,涨得不亦乐乎,基本上没有能源板块什么事。科技可以给市场带来新奇的概念,比如5G网速极大提高之后生活会更新换代,这让股民充满预期。消费板和医药块有着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可以说行业天花板也极高。而风电作为清洁能源,其企业的发展相对还是比较依赖政策和周期。
节能风电目前的动态市盈率是18倍左右,行业中值和平均值都基本上在36倍。过去5年的平均EPS只有0.11,所以在6月底上涨之前,节能风电的股价可以说是处在一个相对合理的位置。也就是说,过去几年其股价一直在向两元左右的合理估值区域靠拢。
2014年前后,节能风电的归属净利润一直保持在两亿左右,直到18年和19年才有了明显的增长。
国内的风电行业是50年代后期开始的,当时目的很简单,只为了解决海岛和偏远地区供电难的问题,而不是并网给城市供电。到了1985年,马兰风力发电场在山东并网后,风力发电才能源领域才正式地有了一席之地。
2014-2019年,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一直在持续增长,截至2019年底,全国风电累计装机2.1亿千瓦(21005万千瓦)、同比增长14.0%,在新增装机方面,风电年度新增装机2574万千瓦,同比上涨22%。
为什么装机总容量在不断增长,可风电企业却没有迎来持续的上涨?这可能跟过去几年主要风电场所在地区的弃风率有关。
弃风,是指在风电发展初期,风机处于正常情况下,由于当地电网接纳能力不足、风电场建设工期不匹配和风电不稳定等自身特点导致的部分风电场风机暂停的现象。
风力发电是个重资产,回报期很长的行业。打个比方,地产商造好了房子可以卖掉迅速回本,而不想卖的部分自持出租慢慢回本,选择相对灵活。而风电企业建设了一个风电场,采购回来一大堆风机在那摆着,短时间内是没有办法转手的,回本和盈利几乎只能靠发电,也就是只能自持收租。
早年间的风电场主要建设在东北、西北、华北地区(新疆、内蒙、甘肃、黑龙江等),原因是这些地区的多风天气时间长,风力资源更加充足。但是这些省份地广人稀,电力输送条件并不十分优秀。在政策的支持下,风电装机容量7年间翻了一倍,输电渠道却没有跟上产能的发展,而要在当地完全消耗电能不现实。
电送不出来怎么办?只能暂时关掉机器了。就好比盖好了房子又不能卖还不能出租,空有资产不产生收益,风电企业的业绩增长就不太乐观了。2015年,全国平均弃风率达到15%,2015、 2016 两年三北地区弃风率大幅增长,其中西北地区 2016 年的弃风率达到 33.4%,这也许就是以三北地区为主要基地的风电企业过去几年不温不火的原因。
根据节能风电今年的半年报披露,营业收入比同期增长了10%,归属净利润比同期增长了20%,比营收增幅要多很多。营收的增加主要是因为新增运营所带来的收入。
这是从半年报中扒出来的一张图,贫僧粗略对比了一下,青海的并网装机容量从2019年年报中的9.9增加到了目前的19.85,不知道营收增长是否来源于此。按理说每个风场虽然位置不同,但是运营成本不会相差太大。增加10%的营收,则增加10%左右的利润较为合适。半年报中提及今年疫情的原因,社保费、办公费、差旅费减少了,也可以理解。
另外一点值得关注的是,节能风电目前在建的项目大部分处于三北以外的地区,相对而言普遍靠近东南方及沿海。其实随着风电行业的技术和经验不断更新迭代,现在很多风电场已经开始在南方选址,而且海上风电场也在不断兴起。
2019年全国平均弃风率已经下降至4%,而新疆仍然维持在14%左右,接近2015年的全国弃风均值。海上风电的成本要比陆地风电高出许多,主要是因为施工困难。但是海上风电刚起步不久,技术更新的空间还很多,海风资源也相对丰富和稳定,海上风电的价格应该会逐渐靠近陆地风电的价格。另外一个优势还在于海上风电更加靠近用户,免去了远距离输电的苛刻要求。
节能风电的归属净利润从2018年开始已经有了明显了提升,对于风电运营企业(而非风机制造企业)而言,整体产能越大,产能利用率越高,企业的效益也会越好。将弃风率均值拉低的主要是南方地区,虽然贫僧还没找到在两广和浙江的在建项目是否为海上风电场,但是风电场南迁确实是比较符合当下发展趋势的选择。
贫僧觉得,随着在建的风电场陆续并网,节能风电往后几年的营收和利润增长还是值得期待的。过去几年不是成长型企业,未来几年倒有些成长的可能了。
******
说点题外话。
其实中报增长20个点也不是什么喜大普奔的事情,对往后几年就是这样一个看法,也不知道对不对。但是吸引我的主要是另外两个地方。一是7月份这波上涨,二是成功定增。
再从其他角度去分析一下节能风电吧。目前节能风电的资产负债率在70%左右,上海电气为67%,金风科技为68%,相差不大,可以说略高但并不离谱。业绩相对稳定,稳定到几乎涨不动,财务暴雷的可能性应该不大。
现在题材和概念能炒的都已经炒上去了,资金抽离之后一定还要找到更安全的容器。假如说炒股就像旅行,司机(资金)肯定要找一辆好车才能安全到达目的地。不一定非得是超跑,但一定不能半路抛锚(暴雷)。
节能风电给我感觉就是这样的一辆车,又稳又便宜。说它便宜并非是目前两块多的股价绝对值,而是相比往后一段时间内的增长预期来说,现在的价格确实不算贵。
7月份的上涨,正好也说明有资金涌入了。当然这是这个行业的现象,并非节能风电一家。
风电行业里分两类公司,一类生产风机,一类运营风电场。前几年生产风机的企业有过上涨的行情,是因为国家大力支持风电场的建设。设备需求量大,所以生产风机的拿到了实实在在的利润,但是那几年运营风电场的企业却不见得好过。
关于定增,这次以2.49的价格募资20亿,中节能集团认购了5.06亿,锁定期36个月。有人觉得是大股东实在没办法了才不得不自己买了大部分增发股票,因为之前的公告里并不愿意买这么多。不过贫僧还是倾向于相信,控股股东比普通人更加了解自己的行业,愿意增持说明对行业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
风电并不是夕阳产业,替代火电的比例会逐渐增加。公司也没有明显暴雷的迹象,完全没必要在这个时候制造个幌子来圈钱。
或许目前恰恰是整个行业最冷清的时候……
【声明:文章内容为本人实盘操作,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自负盈亏。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