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大渔
估计有不少朋友知道,我是从事互联网运营的,并不高大上。然而,你们可能不知道,其实我是送外卖出身。
今天这篇文章,想站在一个互联网运营喵的角度,来回顾一下我将满三年的工作之路。三年里,干过哪些跟运营相关的事呢?现在的路走偏了么?
总的来说,这三年是摸索的三年,是寻找方向的三年。因此,结果上并不太如人意。
刚才我说了,我是送外卖出身的。
大学毕业,我干了整整一年多的外卖。每天围绕着二十多个小区来回跑,一趟又一趟。夏天顶着炎炎烈日,冬天寒风刺面,骑电瓶车也不知道摔过多少跤。
这里面的故事三言两语讲不清,在此不多说了,总之很不是滋味。
那当初又为什么接受了这份工作呢?我想原因有二。
一是初来乍到,哪懂什么互联网,只知道公司当时宣讲的o2o概念在2014年如火如荼,公司做的就是社区o2o,所以心里一直觉着在干有前途的事情。至于什么是o2o,恕我愚昧,至现在也还没完全明白。
原因二,第一次尝到了挣钱的满足感,特别当几千块大洋打到卡上时,终于凭自己完成了经济独立,不再做伸手党。至于做什么的,没想太多,更没想太远,有不错的收入就行。刚好2014年外卖市场争夺厉害,线下招人紧缺,各平台待遇都不错。于是只要肯干,肯送单,就能多劳多得,干的好的,一个月收入过万不是问题。
虽然我送了一年多的外卖,但从没有后悔过。一年多,吃了苦,体验到社会上挣钱就要付出和流汗,这是很好的一课。其次,走了一次弯路,更是吃了一堑。
第一份工作的后期,我从线下配送团队,转到公司总部,负责起公司在上海地区所有服务站的装备保障工作。
我把这次经历,看作是在运营上的第一次实践,我有体验到一种【运营】的感觉,虽然它跟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运营没什么关系。
为什么我说有运营的感觉呢?
当时做的工作是保障线下配送团队在装备上的及时供给和正常使用。具体内容有,从装备采购,其中涉及找商户,谈合作,签合同,督促制作,收货验货,仓库管理,再发货给各站等一整个环节,到装备使用机制的建立,其中涉及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定期的组织培训,统招新人时的授课等。这里面需要用到运营的思维去维护好维修商,装备供给商,以及规划好各个环节,推进进度。
看的出来,它其实是一个常规项目的运营工作,我要推动这个关系线下两三百人的保障项目持续、正常、有效的运转。
我所说的找到的运营感觉即是如此。
在第一家公司的最后阶段,真正的转到了运营岗位,是主动申请的结果,成为一枚运营专员,参与到一个盈利项目的初期探索。
说实话,这段为期3个月,运营头衔下干的事情,并没有让我产生对运营的什么来电。可能是做的事情太琐碎,太细小,太没有技术含量,纯粹一种体力活的缘故。
然而现在看来,身为一枚初级运营者,上面的状态就是常态。初级运营,最需要的就是强大的执行力。这一点,当时还没认知到。
同时,又不得不注意,一个初级运营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容易迷失?
这段经历告诉我,在被无比多的细小事情包围住,忙的连抬头时间都没有,没有时间思考,没有时间看前面的路的时候,最容易陷入到盲目执行的迷茫中来,感觉不到意义。
接下来,我从第一家公司出来了,初步完成从外卖小哥向互联网运营人的转变,想是时候向更专业的运营工作投去。
选择很正确。人总要不断寻求变化,推自己向前走,一步又一步。
那会儿运气还不错,找到了一家既有名气,企业又大的互联网公司,做商户运营。
商户运营是干什么的?简单来说,就是维护好使用我们产品的商户的,在他们使用产品的过程中,随时解答和解决好他们遇到的各种问题。
只能说,我的个人气质与商户运营需要的气质不太匹配。天然随和,不带气场的我,装也装不出来对接商户老板的气场,因此这份工作没做多久。
这也算是一次不同运营方向的尝试,直接面对B端的运营,我知道了,或许不太适合。
最后,说说我现在的工作吧,现在的岗位是产品运营。
广义上来讲,所有的运营都可以算作产品运营,因为所有运营人都为某款具体服务。狭义上来说,产品运营的工作一般有两个方面,一是找各种推广产品的渠道,获取更多用户,二是多与用户接触,接收用户的使用反馈,向产品经理提出bug,或是提出产品功能需求,一起来帮助产品的不断优化和迭代
只是每个企业对运营岗位的叫法也许一样,可具体工作却千差万别。我现在的岗位,更多只挂了产品运营的名,做的是不太接触产品的常规类运营工作。
好了,差不多就写到这里,没有华丽的结尾。
回顾之后,发现自己还在运营的路上挣扎往前走,方向没有变。
嗯,人,应该多站在主业的视角,回顾过往的工作。
为什么?为的是以此来反省走的道路还是否专一,有没有不断的学习来强化核心竞争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