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续文169:林黛玉刚死,贾元春派太监到贾府,张罗薛宝钗和宝玉婚事,宝钗坚决反对,贾母却欣然同意。
(本文创作逻辑:从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判词推测,薛宝钗最终嫁给了贾宝玉。《红楼梦》通行本采取“调包计”的方式,讲述了薛宝钗嫁给宝玉的过程,但是无法让人信服。本文试着从金玉良缘的力推者贾元春的两次举动入手,探析另外一种答案。)
【1】林黛玉死后贾元春为何不悲反喜?
林黛玉死讯传开,贾府上下在贾宝玉和贾母等人的带动下,哭倒一片。
宫墙之内,独处的贾元春不悲反喜。
希望是生命之火,生活之光,虽然无形无迹,却可以使人憧憬未来,可以让人信心百倍。
位置不同,看待事件的角度自然不同。林黛玉病死,贾母等人看到的是悲伤,她看到的是希望。因为,薛宝钗和贾宝玉的婚事可以重启,振兴贾府的希望重现。
贾府上下,以为她权力至高无上,尤其在贾府可以呼风唤雨,恣意妄为。
其实不然,贤德妃的地位名声,看似光鲜亮丽,其实却是外强中干,若是失去贾府的支撑,她会和其它秀女一样,永远在不得见人的地方活到终死。
后宫的生活让贾元春深刻认知: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她在后宫里生活,无论是听戏还是所需锦缎,都需要依赖贾家支持;维护太监们的利益,需要王熙凤等人源源不断地“巧借”银两。
身处皇宫日久,也有好处,就是能看透朝局的走向,能看透贾府的安危。
良好的婚姻,能决定一个家庭的未来。一个完美的家庭,能决定一个家族的走向。
贾府进入末世,能够振兴贾府的只有贾宝玉。(参考依据:《红楼梦》第5回,警幻仙姑对众仙女解释时说道:“今日原欲往荣府去接绛珠,适从宁府所过,偶遇宁荣二公之灵,嘱吾云:‘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者。故遗之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其中唯有嫡孙宝玉一人,禀性乖张,生性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所以,贾宝玉的婚姻大事至关重要。
【2】贾母为宝玉的婚事选择过三个女孩子
贾宝玉是贾母最疼爱的人,对于宝玉的婚姻大事筹划已久。
幼时,她将史湘云带到身边,陪同贾宝玉一起长大,在此期间,史湘云曾经说过长大之后嫁给贾宝玉。但是史湘云是孤女,不是宝玉最理想的婚姻伴侣。
后来,林黛玉的出现代替了史湘云的位置。贾敏死后,贾母将林黛玉接进荣国府,与宝玉一屋睡觉、一桌吃饭,成为青梅竹马的小伙伴。宝玉的另一半基本上有了着落。
薛宝钗的出现,使宝玉的婚姻大事有了新的选项。
薛宝钗进京,初衷是选秀入宫,如同自己一样,牺牲一个人,幸福一家族。
可惜世事难料,皇家选秀女,既要依靠实力,也要依靠机遇,薛宝钗最终选秀失败。
薛宝钗走投无路,只能随母亲和哥哥一起寄居在贾府屋檐下生活。
林黛玉性格鲜明,父亲林如海死后,林家威望和家中财富皆无。
薛宝钗虽然是皇商之族,不是书香门第,但是本人端庄贤淑,深得王夫人喜欢。
林黛玉与薛宝钗相比,薛宝钗的优势更明显。
于是,省亲过后,她派夏太监到荣国府传旨,让薛宝钗和贾宝玉搬进大观园居住。(参考依据:《红楼梦》第23回,太监夏守忠到荣国府下了一道谕:命宝钗等只管在园中居住,不可禁约封锢。命宝玉仍随进去读书。)
第一次暗示自己的想法后,没有人反对,于是在端午节前夕,她通过赏赐端午节礼,第二次暗示自己选中的弟媳是薛宝钗。
对于她的选择,贾母通过张道士给宝玉做媒之事进行拒绝。但是,对于薛宝钗又没有完全放弃,在不同场合多次表扬薛宝钗。
贾元春知道贾母的心思,她要为贾宝玉选择最佳的人生伴侣。
【3】贾元春重提薛宝钗和宝玉婚事,宝钗反对贾母同意
死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件悲伤之事,因为感情上受到打击;对于极少数人来说,别人的死亡却是一件幸运之事,因为生者死后,会留下巨大的机会。
林黛玉死后,薛宝钗成为宝玉之妻的唯一选项。贾元春没有犹豫,马上派出太监到贾府,一面祭奠林黛玉的亡灵,一面第三次提起薛宝钗和宝玉的婚事。
面对贾元春的提议,薛宝钗坚决反对。
江南甄家被抄,贾雨村被抓,传递出贾府岌岌可危的信息。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王熙凤带队夜查大观园第二天,她以哥哥娶妻为由搬离大观园。贾府组织中秋赏月,薛家全部人员都不再前去团圆。
如今贾元春重提婚事,她坚决反对。
薛姨妈却欣然同意。谎言说过一千遍之后,说谎之人都会相信谎言。
寄居在贾府,她用薛宝钗身上的金锁炮制了“金玉良缘”,在王夫人、贾元春的帮助下,强化成一种执念,薛宝钗嫁给宝玉,能够了却她的心思。
贾母不再反对,坚决赞同,尽管林黛玉之死让她悲伤不已,但是贾府的未来更重要。
作为贾府老祖宗,她知道贾元春第三次提起宝玉和宝钗婚事的重要性。两人联姻符合四大家族整体利益;薛家有百万之巨,贾府此时入不敷出,薛宝钗出嫁后,可以实行经济上的援助。生活需要讲感情,但是离不开经济支撑。世俗社会里,离开经济基础谈感情都是空谈。
所以,贾母当即同意薛宝钗和贾宝玉的婚事。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薛宝钗虽然反对,也无济于事。于是,宝钗和宝玉的婚姻大事在林黛玉的葬礼上重新启动。
林黛玉死后不久,薛宝钗顺利嫁给宝玉,成就了“金玉良缘”。
作者:小涵读书,一个有温度的人,有一支带温情的笔,熟读不同版本《红楼梦》,我不挖热点,不追八卦,只求每天写一个《红楼梦》的新故事,在不断探寻故事中,伴您共同感受文学之美。
写作不易,分享容易,您的关注、收藏、点赞、转发,在一瞬间就能给予我一生写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