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到了学校学生创新课题结题的时候。昨晚上,快十一点了,我指导的一个学生发微信给我:老师,我的结题报告给你发过去啦,明天找你签字,你有时间吗?
我的天,明天就是交结题报告的deadline,今天晚上才交给我?!
我回复:明天就签字?先让我看看你写得怎么样吧。
今天一大早,七点半,又接到这个学生的微信:老师,我八点半去找你啦!
我有点晕,昨晚上并没有约他今天早上来啊?我一早上要开会,根本就没有时间和他谈结题报告的事情。
这里交待一下背景:我在一所211工程大学教书快十年,也带过不少学生做课题。这种学校的学生学业水平并不差,能够申请到学校课题的学生一般还都是比较“上进”“有想法”的孩子。但上述类似不约而来、不请自到、没有时间观念的事情遇到并不止一次。并不是说,作为一位指导老师(也仅仅是指导老师,小讲师一枚,并不是教授大咖),我在“摆架子”,我只是觉得,提前约时间,不应该是和人相处时的常识吗?这些学生理应知道吧?我是课题的指导老师,但我并不能全天候地等着您老人家“召唤”啊!
这还不是最过分的。曾经听另外一位同事B讲过这样的事情:还是关于学生申请学校课题。学生A来找我这位同事,表达了想要跟这位老师做课题的想法。老师欣然接受,然后指导学生选定研究方向、设计课题、写标书等等。但是最后,因为学校临时对老师指导项目的数量做了限制,老师B指导的项目数量达到上限,所以就不能指导学生A申报课题了。后来学生A做课题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老师B以为这件事就这么算了。这位老师是教授,也是某专业领域的专家,常常担任学校课题标书的评审员。当他评审这一年的学生课题标书时,意外地发现,学生A也递交了标书,标书内容正是之前B老师指导他写的,只不过指导老师换了一位。这让我同事觉得十分气愤:他怎么可以这样?不尊重老师的劳动,为了获得课题至于吗?你要是真的十分想做这个课题,你可以和我提前商量可不可以换一位指导老师?我也不是不通情达理的,毕竟这个孩子前期还是做了很多工作的,做得也很不错。结果自然可想而知,学生A的标书被B老师很不留情面地毙掉了。
所以,有的时候我会觉得,有的学生更需要接受最起码的做事做人的指导,而不是教他们怎么做课题、怎么写论文、怎么做报告等等。技术层面的东西,只要学生肯花心思学都能学会;但是价值观层面如果出现了问题,技术层面的东西做得越好越危险,比如芮成钢。
据我所知,现在很多大学都很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很多本科生都乐于跟着导师做事情,或者申请课题做研究,学校也以学生获得多少奖项、申请了多少课题、参加了多少学术交流等为荣。但是,大学教育的重点究竟应该放在什么地方?是“创新能力”吗?并不是。“创新能力”并不能依靠短短的几年大学教育培养出来。可以说,大学教育只能是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往往本身就已经具备很强的观察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逻辑能力等等,这些能力是十几年基础教育的沉淀。
那么大学教育的重点是什么呢?是价值观的塑造。
一个人的价值观形成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形成过程也是贯穿于其整个成长过程中的。不可否认的是,与高等教育阶段相比较,高中及义务教育阶段的生活、学习经历对一个孩子的影响很大,因为这是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等到了大学阶段,基本上已经能看出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什么样。可正因为如此,大学教育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才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到了大学阶段,老师发现学生的价值观出现较大的偏差,还有可能进行引导,毕竟此时价值观还没有定型,还有机会重新塑造。
但是实际情况是,大学生管理方式完全不同于高中、初中,学生有更多的自由空间,老师不可能24小时贴身守护你。在有些学校,守住学生人身安全不出问题已经让管理者焦头烂额了,哪里还能细心地发现学生价值观方面的问题?而且,即使发现学生在做人做事的原则上出现问题,又有多少老师能苦口婆心地进行“思想教育”?任课老师课上完就走人了,辅导员要管理一个年级那么多人,哪里有那么多精力? 等到毕业走向社会,有些学生在工作中遇到很多困难,头破血流后才恍然大悟自己的价值观可能是有问题的。
所以,大学教育的重点依然是价值观的塑造。要让学生初步形成的价值观更加清晰,要让价值观出现很大偏差的学生走回来;要让学生知道最基本的做事做人的原则(可能很多时候是在补基础教育的课);要然学生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更好的,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最重要的;不仅要将未来的美好、广阔展示给学生,还要让学生知晓过去苦难、历史的沉重。这样,学生才可能会慢慢清晰的人生目标,清楚自己将来要做什么,而不是混混沌沌地随大流上课、做课题、毕业、工作。才不会教育培养出很多个“芮成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