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明月写作训练营第二期作业

提交者:微信号:安安

第一讲作业:

一.《琉璃瓦》里的比喻句:

1.亲友们根据着“弄瓦,弄璋”的话,和姚先生打趣,唤他太太为“瓦窖”。

2.三朝回门,卑卑褪下了青狐大衣,里面穿着泥金缎短袖旗袍。人像金瓶里的一朵栀子花。

3.霜浓月薄的银蓝的夜里,惟有一两家店铺点着强烈的电灯,晶亮的玻璃窗里品字式堆着一堆一堆黄肥皂,像童话里金砖砌成的堡垒。

4.他站起身来,一只手抱着温暖的茶壶,一只手按在口面,悠悠地抚摸着,像农人抱着鸡似的。

5.她穿着乳白冰纹绉的单袍子,粘在身上,像牛奶的薄膜,肩上也染了一点胭脂晕。

6.乌浓的笑眼,笑花溅到眼睛底下,凝成一个小酒涡。

7.他那件汗衫已经从头上扯了下来,可是依旧套在颈上,像草裙舞的花圈。

8.那个人,椰子似的圆滚滚的头。头发朝后梳,前面就是脸,头发朝前梳,后面就是脸——简直没有分别!"

9.他定眼一看,可不是铮铮!烫鬈的头发,多天没有梳过,蟠结在头上,像破草席子似的。

二.  最喜欢的一句:

乌浓的笑眼,笑花溅到眼睛底下,凝成一个小酒涡。

(其实摸不准这句话到底是不是比喻。“笑花”似乎类比“浪花”,把抽象的笑比成了具象的浪花,“溅”这个字再一次证明这一点。模仿抽象隐喻成具象,仿写出以下三个句子)

1. 他欣喜得不知道怎样才好,一颗心像被炒米花的乡下人拔了锅塞,一锅的玉米粒“嘭”地一声全开了花,酥香甜软,热气腾腾。

2.站在台上半晌,她清清嗓子,说了句“大家好”就再也吐不出话来。好像生了锈的水龙头,费了半天劲拧开,只滴下一滴浊黄的水。

3. 我们清醒时做事,睡觉时做梦。我们清醒时做过的种种琐碎的事,以当时的感受为搅棒,经过时间的发酵,蒸腾,变成了滋润梦境的土壤,然后在土壤里开出花来。

三.定阅读套餐

觉得两篇都易懂,以提高文笔和偏好古体文两个标准来制定阅读套餐,初步定为:文言五成(古代汉语已入,准备蚂蚁啃骨头),旧小说四成,现代白话文一成。通过分答问老师得知,以自己目前的功底,古文部分占比太多会“虚不受补”,调整为古文一成,旧小说四成,现代白话文五成。

四.找三本书,以书名对对子

从来都是好读书不求甚解,细究起来没有觉得特别获益匪浅的,大概起的都是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初中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后,立马端盆去结着冰碴子的露天洗水池边洗衣服,并且一点不觉得冷。这算不算获益匪浅?哈哈。说三本印象深刻的书吧:

红楼梦  对(青台醉)

半生缘  对 (一世情)

朝花夕拾 对(古文今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张爱玲短篇小说《琉璃瓦》中的比喻(比拟)句 1、我们的瓦,是美丽的瓦,不能跟寻常的瓦一概而论。我们的是琉璃瓦。...
    勒尤阅读 661评论 3 6
  • 一、比喻句: 1.亲友们根据着“弄瓦,弄璋”的话,和姚先生打趣,唤他太太为“瓦窖”。姚先生并不以为忤,只微微一笑道...
    饕小餮阅读 510评论 2 0
  • 句子分析优秀作业展 璀 1.西方人对于大眼睛,长睫毛的崇拜传入中土,姚太太便用忠实流利的译笔照样给翻制了一下,毫不...
    舒明月阅读 687评论 0 11
  • 作业一:张爱玲《琉璃瓦》比喻摘抄 1、姚先生并不以为忤,只微微一笑道:“我们的瓦,是美丽的瓦,不能和寻常的瓦一概而...
    李子鲤阅读 573评论 1 4
  • 引子:嘉靖间,部缴天下,举行乡约。惠安知县叶春及参考列典,置酒设礼,推择邑中耆老,共制乡约。 奸盗、诈伪,人命重事...
    小奥阅读 28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