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一个朋友问我,胸口出“虚汗”能不能扎针?出汗就是症啊。我问他,胸口出汗范围多大?一般是啥时候出汗?他说整个胸口都有,一般半夜醒来都是湿的。他用手在鸠尾穴上方比划了一下。腋下有没有?后背没有?我又问。他说那两个地方都没有。
这样识证就很清晰了,三焦定位是上焦,经络为任脉、少阴经、阳明经、太阴经。
上病下治、男左女右,在其左手任脉交会列缺穴、少阴经通里穴、阳明经偏历穴、太阴经经渠穴各刺一针,然后不忘“心胸内关谋”,厥阴经内关穴再入一针。
扎完针,就让他在一边静静感受自己身体,关照他不要看手机、不要聊天。
第二天朋友跟我说,当天晚上一个好觉,“虚汗”没来。
如果后背也有症状怎么办?一样随证治之。后背循行经络是太阳经和督脉,加上焦太阳经支正穴及督脉交会穴后溪穴就行。
中焦也有症状咋办?加对应的中焦同气太阳经小海穴。
不加可不可以?也可以。为何?后溪穴这一针,以掌部来划分三焦,也正好是中焦同气。
下焦同时有症状呢?也好办,肘膝以上禁针,正好倒换到上焦太阳经支正穴。
有没有发现,如果背部上、中、下都有症状,是不是只要太阳经支正穴、后溪穴两针就够了?是的,可以不用再去考虑上、中、下焦的问题,因为下焦倒换到上焦,还在太阳经支正穴附近。
那加不加针的区别在哪里呢?在心。你心中要明白,支正穴这个同气点,那一刻同时对应了上焦和下焦。黄帝内针强调用针少,就是建立在明理的基础之上。
如果用针效果不好,这时可以开始考虑倒换,上下、前后、左右、表里,等等。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始终在阴阳上做文章。对阴阳的理解有多深,对法则的领会有多深,用针的功夫就有多深。
林姐也是因为腰痛过来扎针的,看见一个朋友针治甲状腺结节问题,就问乳房小叶增生是不是可以扎针。
林姐一时说不清具体位置,只是说双乳周围胀得难受,右侧相对严重一些。我说你现在胀吗?她隔着衣服按压了一阵,说有胀痛感,右边乳房外侧尤其明显。
循行乳房的经络,由胸部中间到两边,涉及的主要有少阴经、阳明经、太阴经以及厥阴经。林姐说乳房周围胀得难受,那么这几条经络都在考虑范围之内。右侧相对严重,就将其作为主症。
识证上焦,右病左治、上病下治,取其左手下针,由最严重的外侧开始,在相对应的厥阴经内关穴、太阴经经渠穴、阳明经偏历穴、少阴经通里穴各刺一针,然后让林姐再按压看有何变化。
林姐仔细按压了一阵,有点难以置信,右侧乳房周围居然找不到刚才还胀痛的点位。
左边呢?我问。左边还有一点不适。有不适就继续,在肘部厥阴经曲泽穴、太阴经尺泽穴、阳明经曲池穴、少阴经少海穴上下倒换各一针,再让她感受患处时,两边已基本没有不适症状。
小叶增生、乳腺结节等不适之症,识证相对比较容易,根据经络循行区域在阿是穴或直接找对应同气点下针。识证时可以乳头中间为纵轴线,这条线就是阳明经;阳明经向内与胸正中任脉之间就是少阴经,向外侧两寸左右就是太阴经,再向外侧就是厥阴经了。
有的症状会有反复,这不用急,谨守法则连续扎几次,同时引导患者注意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我们不要老想着一次就把人家扎好,啥事都有个过程。当然,如果有些症状一次就好,那也正常,顺其自然,不要刻意追求。
我至今难忘的是一例女孩的假性早熟案例。
朋友的女儿今年9岁,洗澡时发现左胸有一指甲大小不明肿块,去医院检查,诊断为假性早熟。回来服用了一个多月的药,肿块不见明显缩小。朋友忧心忡忡,忽然想到找我扎针。
小姑娘长得黑黑瘦瘦,皮肤有些干燥,看上去还缺少光泽。五岁时开始有鼻炎,平时不是眨眼睛,就是吸鼻子,无锡、上海去了一圈,打针、吃药、艾灸、推拿,中西医都试过,但是见效甚微。还经常便秘,往往3至4天排便一次。最近额上还开始出现痘痘。
小姑娘的主症是胸部肿块,识证为上焦,经络为阳明经、太阴经、厥阴经。
症在左胸,取其右手,在腕部阳明经偏历穴、太阴经经渠穴、厥阴经内关穴各刺一针。
再在肘部阳明经曲池穴、手三里穴以及太阴经尺泽穴各刺一针,与先前阳明经、太阴经形成上下倒换。这几针,同时对治小姑娘的便秘之症。
便秘的对治思路,一般可直用本经本气,尤其是孩子,阳气本来就足,阳明经、太阴经既可以调理脾胃的阴阳二气,又有调中的大用。
针对她额上的痘痘,在掌部阳明经合谷穴刺入一针,同时表里倒换至太阴经鱼际穴。这两针,还可以与之前的阳明经、太阴经用针形成上下倒换。
长期的就医经历让小姑娘练就了一身“本事”,不怕针,这是我遇到的最乖巧的孩子,省却了好多“忽悠”的套路。然而我心里却是一阵怅然和难过。小姑娘的这身本事,是经历了多少南征北战才换来的?
扎完针,我问小姑娘,胸部的肿块有没有变化?小姑娘点点头,说变小了不少。晚上她妈妈反馈信息,肿块小了近一半左右。
二诊是隔天,因为扎针不怎么痛,小姑娘更加放松,也更加信任我。思路不变,还是以阳明经、太阴经为主,同时加强阴阳倒换。留针结束,小姑娘说肿块又变小了。
第三天,朋友说胸口的肿块已经基本触摸不到,但是忘了跟我说,最近鼻炎又开始发作,鼻子有点堵,这几天还出现耳塞症状。
用针时,我在二诊基础上,针对其鼻子堵塞,加刺了奇经大骨空穴;针对其耳塞不适,加刺了少阳经中渚穴。针入不久,鼻堵耳塞症状就没了。
三诊后,小姑娘肿块散去,鼻堵耳塞等不适全部消失,痘痘也拜拜而去,困扰多年的便便问题,由原本三四天一次,变成有规律的隔日一次。一个多月后,朋友发现女儿皮肤也变白亮了,便便也更加好了。
小姑娘用针后就未再服药,也没有用过其他中西医方法,到现在已将近一年时间,身体状况一切正常。
每每想起这个案例,我都十分感慨。鼻炎、痘痘、便秘、皮肤干燥、假性早熟等貌似不同的病症,从通常的就医经验来看,可能要看好几个专科。但在黄帝内针的体系里,因为有症这个路标,全部指向了阳明经、太阴经两个经络体系。
胸部肿块、耳塞虽然在用针时涉及到厥阴经内关穴、少阳经中渚穴,其实也是阳明经、太阴经之症的延伸,或者是用针时的方便所需。
这么多年来,小姑娘被爸妈领着四处求医,吃了多少药?受了多少苦?心里又承受了多少压力?每每念及,心中总有一种说不出的疼惜。
稍稍留意,周围有类似这些症状和现象的孩子还不少。除了一些确实是因为体质原因,细细想来,跟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是不是有一定关系呢?
小贴士:胸部不适之症,识证为上焦,经络主要为任脉、少阴经、阳明经、太阴经、厥阴经、少阳经。
一般按上病下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法则求同气。若症在两侧,以相对严重的一侧作为主症;若症在中间或两侧症状基本相似,可按男左女右求同气。
取穴可以《黄帝内针》“三焦经络(同气)”之“上焦经络(同气)”章节所给出的穴位为据。
具体取穴可以阿是穴为准。如用针效果不佳,可采取阴阳倒换办法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