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焉释放打卡第二月第6天
什么是释放,释放不是去释放一大堆情绪、过往和伤痛,而是看到你自己在使用它而决定停止,在停止使用的那一刻,情绪不存在了,这就是释放。
什么是困境,困境是我们创造出来,让自己获得某种痛苦的选择,是自己的主动创造,而不是被动深陷其中,无力自拔。
什么是创伤,创伤是我们创造出来随时用来苦逼自己的好用工具,随时用随时好用,因此爱不释手,有时候会把玩一生。就是我们说的一生活在某个阴影中云云。
就像大家都知道的作家三毛,她小时候因为数学常常零分,当她下功夫背数学背了60分时,老师误以为她抄袭把她拉上讲台体罚,当老师用饱蘸墨汁的毛笔在她两个眼睛上画了两个大零蛋时,墨汁顺着她的眼眶流进眼睛里,顺着眼睛流到嘴巴里,顺着嘴巴流到她受伤的心里,顺着她的心流进她的一生里,她一生都没有摆脱这件事给她造成创伤,一生都笼罩在她的童年阴影里,最后的死亡仍然要追溯到这件事对她的影响。
三毛是一个缩影,她是她,也是你我。
好像每个人都有没办法面对和释怀的巨大创伤或者困难的现在,这个时候怎么敢讲创伤不存在,怎么敢讲每个人可以当下自由?
三毛属于我们甚至整个人类心灵的蒙昧时代,当人成长到今天,当人进入了灵魂的光明时代,反转只在一瞬间。
这个时代集体的意识共同进入到一个脑洞大开的加速期。一切呈现反转的趋势。
我们会突然明白,
是我们的当下创造了我们的历史,而不是历史创造了我们的当下。是我们创造了我们的创伤,而不是我们的创伤绑定了我们。是我们创造了我们的困境而不是我们身陷困境。
在每一个当下,当我们决定虐自己或者欢愉自己时,我们会使用我们的过往或者现在,准确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想使用历史的就利用创伤,想使用现在的就利用现实事件。
当我们想虐自己达到巨大的痛苦,就创造巨大的创伤,比如类似三毛的创伤,每次想折磨自己,都可以成功。
同样的事件,我们可以随便利用。比如三毛如果想体验折磨可以达到体验折磨,如果想体验愤怒可以利用这个事件体验愤怒,如果想体验忧伤可以利用它体验忧伤。
如果,如果想体验欢乐,这个事件就会呈现欢乐。大家想一下,很多搞笑的喜剧片,是不是比三毛这个剧情还要惨,但是我们都在里面体验了快乐。如果三毛也能这样的话,儿童的一幕是不是可以让三毛乐一辈子啊!
所以,事件本身什么都不是,我们仅仅使用它、赋予它一个这样那样的意义以达到我们的目的。
任何一件事我们都可以让它虐自己或者愉悦自己,只在选择的一念间。
比如我最近两天我做了4套模拟试卷(必做、记分、参考分),平均分在95分以上,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实际上每一套题目都有1或者2题是标准答案错了。其中一套题我实际上应该是99分,只错了一题,但是判错了2题。(所有错判我已经跟老师交流了,老师确认了我是对的)。
我为什么创造在这个事件,我想体验什么呢?第一我牛逼自信,我从来学霸感。第二我要用一个粗心的题来不失时机的虐自己一下(自责),第三再用2个错判的题再虐自己一下(抱怨)。而这一切都打包在我想要完美的“想要”上。我想要完美(控制),不然我就各种方式虐自己。而想要完美就是当下决定不要幸福,不论想要什么,都是当下选择不要幸福。
当看到(觉察)这里时,一切都会自动发生。“想要”完美会自动失效,下面的抱怨、自责、自负等情绪自动烟消云散,因为我不想再使用它们了。
当我不再使用它们,它们就自动消失,程序的停止使用就是释放,而不是有一大坨东西要往外搬。
当然这一切但是在心轮处被微妙的觉察,当情绪离开,心轮处体验的就是喜悦、幸福,这是生命真正的滋养。
亲爱的三毛,相信聪慧的你,已经和大时代一起完成了这个生命的疗愈,而实际上没有创伤,只有成长,当我们成长时我们发现所谓的创伤仅仅是我们用一种方式在玩一个体验,但是我们可以有无限的玩法。
那么债务也是同样的道理,可以看看,是我要达到什么目的才使用了债务。是想从中体验悲苦,还是忧伤,还是愤怒,还是万念俱灰,还是温暖。
真的,我一个朋友在债务危机中,她描述,她和丈夫在债务危机中的相依相偎,或许没有债务,她的丈夫不会这么对她温柔以待。
总之,自己利用它达到什么目的,只有自己去检索,而最重要的是,债务会让你成功达到你要体验的,直到你决定自己可以直接幸福。
当决定直接幸福,甚至可以在债务中幸福着,幸福没有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