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4号 礼拜一农历润6月11
三伏日记第16天
今天气温24/34度,晴雨,空气优29。
我是一个吃苦耐劳的享乐主义者。
这是木心先生说的,感觉自己也是这样的人,也愿意吃苦,也喜欢享乐~
今天又是晚饭后下暴雨,大哥带着草莓先出门了,我磨蹭一会,还没等出门,就下起了急雨,完美躲过雨。
打电话给大哥,问在哪里,要不要送伞,回答说不用,还在楼梯口那里呆着,意思是刚走下楼梯,还没走到院子呢,没有一多会儿就回来了。
我说还好,没散成步,也算是干了一件正事,他说什么正事,我说你不是把门口的垃圾袋拿去扔了吗?他说那算什么大事,顺手牵的羊!这觉悟,直线上升啊!
好在我是早上一早出门的,早上的时候天空也是灰蒙蒙的,像是要下雨的样子,抓紧出去买菜,带着锻炼身体。
去的早,市场上的菜就是多,又新鲜,只不过价格不算便宜,今年还没有买过低于二块钱的菜呢,农户家的辣椒都要2块5到3块钱一斤,黄瓜也没有少于2块钱过,好像青黄瓜都不多,苦瓜4块钱一斤,就算大冬瓜便宜,一块钱1斤。
我今天买了圆茄子,2块钱1斤,青辣椒2块5一斤,羊棍2块钱1斤,毛白菜4块钱1斤,鲜花生5块钱1斤,猪脚16块钱1斤。
看到有外地的文友说,她买的鲜花生才3块5一斤,买10斤,8斤晒成干的,收着,另外3斤,放盐八角煮成盐水花生。她说她那里超市的小米辣,5块钱1斤,我们这里是12块钱1斤,这物价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呀。
所以,我说我们这个宝藏小城,什么都好,就是物价太高,尤其是蔬菜水果的价格,也是最直接关系到我们老百姓菜篮子和钱袋子的。
可能在外地人眼中,房价还比较便宜,有许多江浙沪的,甚至台湾的一些外地人,喜欢来这里买房子,或者定居,或者择时来度假,成为了这里的新一线人,老年大学里就有不少是新黟县人来报名的。
但在我们本地人眼中,房价也并不便宜,因为我们参考的坐标,是我们自己的实际收入,和外地有钱的人,或者收入高的人来说,他们认为这里是便宜的,是宜居的。
但真正的宜居并不是只有这些条件,真正的宜居,最直观的标准,如果只选一个,那还是要看房价,房价高的地方,必然附带着其他的附加值,地域,区段,物质文化医疗教育生活圈层等,必然都是顶级的。
有些人说,某某城市有什么好的,出门得打车,看病得跑老远,等等,这其实都是他们臆想的,因为他们根本从来也没有在那里生活过一天,有啥发言权呀?换句话说,谁会去听一个从来没有去过巴黎的人讲的巴黎呢?估计没有。
今天礼拜一,九点半要看大盘,主要是打新。这个工作,等于是天天拿着个碗去接馅饼,一旦中了,能吃半年的饭,只可惜,老也打不中,但除了花几分钟时间,也不损失啥。
现在水电站概念很火,上礼拜看中一个底部放量的票,很便宜,犹豫了一天,错过了一个涨停板,3块多涨到4块了,还有一点点零钱,上车试试水吧,便宜的票也跌不到哪里去了,今天一看,差点又涨停了。银行还是持续新高,黄金ETF也很给力,攒点这样的收息票票,让平凡的生活多几朵浪花花吧。
中午休息,睡个短午觉,咋还梦到了孩子们,天气热,好像没饭吃,还像要跟着别人跑似的,哈哈,下午发信息给儿子,问问情况,说一切还好,不是那么太忙,单位家里都开空调,不用担心的。应该就是想孩子们了吧
下午这一整段时间用来练琴,两首曲子左右手基本上算是合起来了,很慢,只不过还么有跟节拍器,明天要开节拍器磨合了,时间都去哪儿了,右手也不好弹,还要再熟悉谱子。
我现在唯一的主业就是练琴,锻炼和吃饭睡觉,都是为了更好的活着,更好的活着,就是要做这样那样的美事,记录是帮助留下真实的瞬间,记忆如果不整理,它的沉睡速度往往快的惊死人的。
黄永玉老爷子说,他是一个很老很老的老头,碰到任何困难都要赶快往前走,不要欣赏那个让你摔倒的那个坑。
没有人因为多活几年几岁而变老,人老只是由于他抛弃了理想。岁月使皮肤起皱,而失去热情却让灵魂出现皱纹。
我其实不惧怕容颜易老,不嫌弃白发和皱纹,我只想心脏保持强壮,保持有力的匀速跳动,只想维持心态在三十岁,对这个世界保持理性的好奇,也不再抱怨做个边缘人了,其实,待在无人关注的一禺地,静静地旁观世态万象,不被打扰,是一件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