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横下了心,准备与百姓同归于尽。
正在此时,外面进来一个老头儿。因为皇叔一向爱民如子,尤其现在是在共经患难之际,与百姓更是亲密无间。孔明也经常相请一些德高望重的百姓来商量事情,百姓有时也主动向皇爷、军师提些意见、建议等。所以,他的营头里百姓常出常进,是不加阻拦的。
这位老者到刘备面前:“老汉见皇爷有礼了。”
“老丈,你从哪里而来?面见刘备有何要事?”
“皇爷,老汉从霸陵村而来,敝村众百姓相请皇爷前往一行。”
刘备想,我一路逃过,却带累沿途不少百姓跟我一起倒运,因为曹兵一到要滥施杀戮。我以为,凡是认识我刘备、相信我刘备的,都是我的子民,所以统统带了一道走。
现在看来不行,首先是粮食已经没有了,那么让我跟这老者去一趟,向百姓作一番解释。所以立起身来:“老丈,前面带路。——三弟同往。”
“好。”张飞想,我奉命保护你,你不叫我去,我也要跟牢你的。
老者前面带路,出营头,往西北霸陵村而去。此时,太阳刚下山头,天上霞光万道。
走不多远,前面一片树林。刘备跟在这老者后面,低着头一路向前,一路在想如何向百姓们解释,所以没有注意前面的老者。
这老汉年纪虽大,却步履轻健,一进树林东绕西弯,转眼之间竟不见人影。
刘备想,这么大的一个人,怎么会不见?便高声喊道:“老丈在哪里?老丈哪里去了?”
张飞见找不到老者,便对刘备说:“大哥,回去吧。”
刘备非要找寻不可,一路往林中进去。
老者还是不见,却看见许多车辆。每辆车上至少有十石米,都插着一面三角小旗,旗上四个字:“蒋琬献粮。”
刘备一看,“哈哈!”笑出了声。俗话说:吉人自有天相,我刘备末干坏事,所以在急难之中有人助我。
刘备知道,蒋琬,字公琰,乃是当阳县的县令,也是我兄长刘表的属下。
蒋琬,是三国中一个杰出的人才,将来是诸葛亮的接班人。虽然他出身官卑职小,但是孔明慧眼识英雄,一眼便看出“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
将他破格提拔,连连晋升,委以重任,并一再说:“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资王业者也。”临终时,给后主刘禅上表说:“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蒋琬接替诸葛亮当了蜀汉丞相之后,“既无威容,又无喜色,神守举止,有如平日,于是众望渐服。”成为蜀汉后期的一根金梁。
蒋琬估计刘备从樊城逃到这里,肯定要断粮了,于是便把粮米装上车辆,放在这里,命人去把皇叔引领到此。
他自己却已离开当阳。因为荆襄已为曹操所占,他不愿在曹操手下为官,所以挂印而走,赶奔西川,投效刘璋去了。其实,他料定刘备今后必将入川,故而先到那里去等他了。
当时,许多有识之士也和蒋琬一样,纷纷入蜀。因此,皇叔尚未入川,蜀中已有不少人在盼望他了。
当时,有这样的童谣:“要吃新米饭,待等使君来。”这“使君”,便是指的刘备。所谓“吃新米饭”者,并非川里没有粮食吃,而是说刘备来了能过好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