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对人心看得很透。他说,当他在采访时,如果被采访者说完一个观点时,被他观察到眼神闪烁,那么白岩松就不再提问,反而向后一靠,准备继续倾听。接下来,被采访者会道出他内心真正的想法。这是因为人习惯于,首先将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摆在话语之前,用一个很安全很平衡的“标准答案”来保护自己。而接下来,才会说出属于他自己的言论。
似乎,在中国,经过重重考试,人们已经习惯于停留在第一个答案。
还是不敢说到“人们”这个词。对于我而言,我习惯于找到一个答案便罢休。在教育过程中,我经常只需要给出一种做法,学习到最简单的做法。为了考试,最简单最快捷的方法不就是最好的方法吗?但是,这样的思维在我脑中慢慢扎根。渐渐,我习惯于只要得到一个答案便认为是解决问题,变得讨厌麻烦。遇到一个题,得出一个答案,pass,对一对答案,发现答案错了,也懒得重新做一遍。我找不出第二个答案的路了。
在考试中,答案可以唯一。但是在人生中,有时候给出的答案,是掩饰。所以,为了找到真实,请找到第二个答案。